著名作曲家金湘創(chuàng)作的歌劇《原野》自上世紀80年代問世,震撼太平洋彼岸后,這部由編劇萬方根據其父曹禺的經典話劇《原野》改編唱詞的歌劇,二十多年后首次以民族器樂歌劇音樂會的形式,由指揮家葉聰指揮新加坡華樂團于2月28日晚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進行首演。
跟一般的歌劇音樂會不同,這次《原野》由新加坡劇場藝術家吳文德擔任導演與舞臺美術設計。簡約而多用途的布景,既像困牢,又像竹棚,為演唱者提供了不少的活動空間,安坐其中的樂團就化身成為舞臺的一部分,有效融入其中。這種模式使歌劇音樂會更為劇場化,更為接近歌劇的表演形式,卻又能有所變化。
女高音李晶晶飾演的女主角金子是全劇的亮點。個子不高的她,嗓音能量巨大,極具穿透力。她演唱時情緒大起大落,時而狂野奔放,時而細膩精致。飾演男主角仇虎的男中音張峰,聲音雄渾而有彈性;在演唱全劇尾聲的詠嘆調時,他情緒幾近失控,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把筆者也帶進了仇虎那種精神崩潰的狀態(tài)里。新加坡男高音陳方賢把白傻子演繹得惟妙惟肖,他的演出為稍顯沉重的劇目帶來了一點歡樂;他的調侃跟仇虎的憤恨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有著很大的反差,顯出了劇情的內在張力。
新加坡華樂團駐團作曲家潘耀田深諳中西音樂,由他移植的民樂版本色彩豐富,在當中一些具有戲曲、說唱、民歌特色的樂段,民樂的配器更能顯出金湘原作音樂的內涵;以民樂來處理不協和的和聲,與旋律性的樂段作出碰撞,營造了很到位的沖突效果。誠然,在一些需要有強大音效的段落里,西方管弦樂團的銅管樂會有較好的效果,但民樂的獨特音色更能把音樂里的民族性挖掘出來。
十多年來對民樂做出很多不同嘗試的葉聰,把新加坡華樂團打造得極有水平。這部三小時的歌劇作品對他們來說雖然是一項挑戰(zhàn),但他們仍然能夠在非常有限的排練時間內,把整套重新配器的歌劇完整地演奏下來,反映出樂團平常的訓練有素。在葉聰的指揮下,樂隊音樂平衡度尤佳,在跟演員之間的配合以及時間的掌控上恰到好處。整場演出在指揮、作曲、編劇、導演、演員、樂團與合唱團等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極大成功,也為民樂與歌劇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音樂周報)楊偉杰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