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大劇院開年大戲、歌劇《阿依達》正式演出。舞臺上一群萌娃的身影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部長王大羽表示,這是自去年劇院聯手北京市校尉胡同小學、自忠小學開展美育工作以來,首次有小學生參加大劇院表演。
2014年5月,國家大劇院響應北京市教委發起的“首都高校與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項目,吸納北京市自忠小學、校尉胡同小學成為國家大劇院音樂附小,為孩子們在“歌、樂、舞、劇、戲、書、畫”等領域,開設了6門藝術素養課和合唱、舞蹈、戲劇3類社團,每周授課達182課時。
在《阿依達》第二幕開場,埃及公主的花園內,孩子們與公主一起,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起舞、游戲。在世界各地《阿依達》的演出中,這一段落往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國家大劇院此次選擇了用孩童的天真來展現。
國家大劇院版《阿依達》的編舞師,意大利舞蹈家馬克·佩勒本打算用有專業芭蕾功底的孩子表演,劇院方聽聞后向他建議:何不起用大劇院音樂附小舞蹈團的孩子們?佩勒親自到校尉胡同小學挑選出13名小姑娘,最大的11歲,最小的剛滿8歲。
為了亮相大劇院舞臺,兩個月來,孩子們每天下午都在佩勒的帶領下學習動作。除了第二幕開場長達5分鐘的重頭戲,這些孩子在之后的場景也屢有出場,表演時長達30分鐘。
王大羽介紹,除了給孩子們參演機會,大劇院還邀請同學們走進藝術殿堂,這個秋季學期,兩校共計觀摩大劇院演出14場,參加大師課等活動十余次。如何形成可以推廣的體制機制,也被大劇院提上了日程。“我國還沒有面向青少年的藝術教育教材。我們將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教材,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蓖醮笥鹫f。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