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文廣民族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帶來的孫文明音樂會于奉賢區會議中心大禮堂舉行。整場音樂會展現了中國民族音樂二胡演奏家孫文明精湛的二胡演奏技藝及其身上浸透的江南水鄉的古老風情和魅力。
孫文明是我國三大民間音樂家之一,與華彥鈞(瞎子阿炳)、劉天華齊名,是二胡的演奏大師和技法改良者。他1928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縣,24歲時來到奉賢南橋落戶,此后常在江南各處的茶館賣藝,并創作了一系列二胡演奏作品。他在創作具有東方氣質的弦樂時得心應手,模擬出各種音響效果,創造性地拓寬了二胡的演奏音域,在我國民族音樂和二胡演奏領域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在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譽。
在音樂會上,上海文廣民族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演奏了紀念孫文明的11首代表作。這些曲目由上海音樂家協會的專家重新編配,結合管弦、琵琶、提琴、豎琴以及女生獨唱、合唱等形式呈現,有歡樂跳躍、妙趣橫生的《彈樂》《送聽》,有優雅深沉的《人靜安心》,還有傾訴人世漂泊之苦的《流波曲》《四方曲》,以及擬聲作品《夜靜簫聲》。
目前,孫文明二胡演奏技術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保護傳承其二胡演奏技藝,奉賢區文廣局從2014年初起,籌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挖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孫文明作品等各類資料。
據悉,《天弦琴夢》孫文明紀念音樂會還將于5月在上海之春音樂節之際,正式獻演于上海音樂廳。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