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湘作品音樂會及系列研討會在中國音樂學院成功舉行
2015年11月19日,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作曲系和科研處承辦的“砥礪前行——金湘作品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成功舉行。音樂會吸引了全國音樂界同仁和媒體朋友們的到來,當晚在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的致辭中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
本次音樂會由來自中央歌劇院的青年指揮家朱曼女士攜手中央歌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以及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于美娜、楊靖等部分藝術家們共同演繹。音樂會上演了金湘先生三部歌劇選段(分別來自:歌劇《熱瓦普戀歌》、歌劇《楊貴妃》和今年演出的歌劇新作《日出》)以及管弦樂隊作品中的單樂章鋼琴協奏曲《雪蓮——木卡姆的春天》和琵琶與交響樂隊的《琴瑟破》。這是一次沁人心懷、飽含深情的音樂會,它由歌劇《日出》中的混聲合唱《序曲——夯歌》起奏,直至最后一曲《琴瑟破》,在場的觀眾們一直被音樂中體現出的真誠、純凈、美善……深深地震撼著,不時地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翌日在北京西藏大廈2層鑫珠堂會議室分別舉行了“金湘作品研討會”和“第四屆‘新世紀中華樂派’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作曲家、專家學者以及我校部分師生出席了全天的會議。
上午作品研討會的第一個環節“致辭、賀詞”,由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主持,她首先代表中國音樂學院向百忙之中出席研討會的嘉賓表示真誠的感謝并對到訪的嘉賓進行了介紹,以及對未能出席活動現場的作曲家杜鳴心先生、朱踐耳先生和一些院校發來的賀信進行了代讀。接著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閆拓時教授發表致辭,在致辭中,閆書記對處在病榻中的金湘先生表達親切問候的同時,對金湘在指揮、創作、評論、教學等方面做出的貢獻進行了高度的稱贊。隨后出席研討會的各兄弟單位代表秦文琛、葉國輝、劉涓涓和專家代表李吉提、楊通八、朱世瑞、韓鍾恩等分別進行了發言。上午的第二個環節“金湘作品專題研討”,由中國音樂學院科研處副處長王萃老師主持。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對金湘先生創作中的美學思想、聲樂作品中的旋律和語言的關系、歌劇詠嘆調、音樂發展貢獻和啟示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研討。
在下午第四屆“新世紀中華樂派”論壇的兩個單元中,先后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趙為民教授和謝嘉幸教授主持。中國音樂學院前院長、北京民族音樂研究與傳播基地主任趙塔里木教授首先發表致辭,在致辭中除代表學院廣大師生對前來參會的各位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外,還就“中華樂派”這一概念的提出對于建設中國音樂發展的理論意義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接下來的發言,專家學者分別就“新世紀中華樂派”的理論思考、建設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對中國音樂風格的再認識等多方面多角度闡釋了自己的看法,當然也有專家對“中華樂派”的提出是否必要表達了自己獨到的觀點。整個會場學術氣氛熱烈、自由,最后在趙塔里木教授全面扼要的總結中圓滿的結束了全天的研討。
如果說這次音樂會的成功舉辦讓聽眾一飽耳福聆聽到金湘先生筆下充滿真情的音樂,那么研討會的召開便是對金湘先生的創作思想和所提出的理論與主張進行的深刻思考與總結。雖然金湘先生由于身體不佳未能親臨音樂會和研討會,但借助科技網絡平臺,金先生可以同步觀看到現場的場景。令人尤為興奮的是,在研討會的過程中通過網絡連線,金湘先生出現在大屏幕上向大家表示感謝和問好。看到被病痛折磨日漸消瘦的金湘先生依然心懷音樂、心寄中國音樂的發展,在場的嘉賓和師生們無不為之動容。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