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星月交輝”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民族交響音樂會
“星月交輝”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民族交響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5.11.28
演出劇場: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包含中場)
日期/場次:2015.11.28 周六 19:30
指揮 彭家鵬
彭家鵬為國家一級指揮,現正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民族管弦學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東方交響樂團、東方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
彭家鵬以“優秀畢業生”身份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1996年,彭家鵬以亞洲唯一的青年指揮家身份獲邀參加在荷蘭舉辦的第三十五屆國際康得拉申指揮大師班學習,師從愛德華·道恩斯及彼德·艾特佛斯,并獲“康得拉申大師班獎”。1997年獲選參加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辦的國際指揮大師班,師從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古斯塔夫·梅耶爾、曼迪·羅丹、羅伯特·古特、羅曼·考夫曼,并榮獲大師班第一名,同時受聘擔任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
1998年,彭家鵬接任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積極倡導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交響性和中國當代民族樂隊交響化的探索與實踐,對弘揚中國民族音樂和中國民族交響音樂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2年,彭家鵬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大會堂成功指揮“中國民族音樂會”;同年四月為中德建交三十周年在柏林、波茨坦、德累斯坦、漢諾威、比利時布魯塞爾等地進行巡回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2003起,彭家鵬擔任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同年榮獲第四屆“中國金唱片指揮特別獎”。2005年,彭家鵬推出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音樂季制度,開創中國內地民族音樂“音樂季”制度的先河。近幾年來,彭家鵬執棒的音樂季為推動民族交響音樂發展、展示民族音樂的多樣性與豐富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2007年開始,他更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音樂季的演出,成功擴展到世界多個著名音樂活動,其中包括:捷克“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俄羅斯中國文化年”系列活動,又前往歐洲多個國家巡演。
彭家鵬自2000年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次在舉世聞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指揮了“中國──維也納新春音樂會”后,2003年再度應邀于金色大廳指揮聞名全球的奧地利國家民族歌劇院交響樂團,演繹純粹的中國音樂作品,展示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引起轟動,譜寫了國樂交響的新篇章。之后,彭家鵬又在金色大廳指揮了多個世界著名樂團。憑著對中外音樂的獨特詮釋和深刻理解、對各種音樂風格的駕馭能力和指揮才華,彭家鵬連續十二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世界各大樂團,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當代奧地利最具權威的音樂評論家辛科·衛奇評論他“生機盎然、熱情洋溢、手部動作快而線條優美,具有獨特的風格”;奧地利《信使報》稱他“兼有日本小澤征爾和意大利指揮大師穆蒂的指揮風范”。由于彭家鵬在音樂領域的杰出貢獻,他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2011年,受中國文化部指派,率吉林省交響樂團參加第二十七屆朝鮮“四月之春”友誼藝術節,以第一位中國指揮家的身份,在藝術節開幕式上指揮朝鮮國立交響樂團,受到了朝鮮人民一致好評。朝鮮文化相安東相在觀看他的演出后表示“彭家鵬的指揮使朝鮮曲目得到了升華,是最讓我感動的一位指揮家”,因此彭家鵬被授予此次藝術節含金量極高的“指揮表演藝術金獎”。
2013年三月,以培養世界大師級指揮而聞名的維也納音樂表演藝術大學,正式錄取了彭家鵬。彭氏并跟隨享負盛名的歌劇指揮教授康阿德·萊茵特拿進一步深造歐洲歌劇。
藝術家
姜克美板胡 中國當代著名胡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名譽首席、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先后在北京、紐約、大阪、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個人胡琴獨奏音樂會。應邀參加“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等各種國際性藝術活動,與諸多著名指揮家和樂團合作,演出足跡遍及四十多個國家的著名演出場所。創作有《桃花紅》、《山妹》等板胡作品。出版《京風》、《中國板胡》、《情弦》等專輯唱片。戴亞笛子 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民樂系管樂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笛子協會副會長。 近年來,先后多次與世界著名的瑞典國家交響樂團、瑪爾默交響樂團、英國ADDITTY弦樂四重奏團、意大利XENIA EESEMBLE弦樂四重奏團、荷蘭新音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合作舉辦了笛子獨奏、協奏音樂會,在國內外獲得極高的聲譽。 曾應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歌德堡音樂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澳門演藝學院、新加坡藝術理事會等之邀,舉行大師班講學、演出。編有《中央音樂學院笛子考級教材》(國內版和海外版)、《笛子曲博覽》、《新改良竹笛——八孔笛應用教程》、著有《中國竹笛與西洋管弦樂隊合作的實踐和思考》等論文。
演出團體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是成立于1949年的國家級樂團,是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的五個分團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和管理水平,歷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擁有近百人的演奏編制,氣勢恢宏。六十多年來,在我國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積極倡導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確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彈撥、吹管和打擊樂為基礎的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基本構架,為民族交響樂隊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六十多年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以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形式多樣的演出給人們帶來鼓舞、激勵和美的享受。許多創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經成為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曲目。樂團演奏和錄制了幾千部(集)的電影、電視、廣播、磁帶、CD等等,為我國的廣播電影電視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六十多年的藝術成就中,樂團培養和造就了眾多藝術家,不斷涌現出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作為中國民族音樂著名藝術品牌,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尋常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豐富內涵。應邀出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曲目
維吾爾音詩 劉湲 曲
古槐尋根 趙季平 曲
板胡與樂隊《在那遙遠的地方》 劉湲 曲
板胡:姜克美
民族管弦樂《龍舞》 徐昌俊 曲
——中場休息——
民族管弦樂《瑤族舞曲》 茅沅、劉鐵山 曲 彭修文 編曲
秋江花月夜 郝維亞 曲
雪意斷橋 劉錫津 曲
笛子:戴亞
未來的希望 劉長遠 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