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劇院:陳薩鋼琴獨奏音樂會
《陳薩鋼琴獨奏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5年11月7日晚20:00
演出地點:湖南大劇院三樓大劇場
演出票價:480/380/280/180
敏感的、好幻想的、善于表達豐富色彩的鋼琴家
——第14屆肖邦鋼琴比賽 波蘭媒體評論
她在火熱的片段和寬廣的抒情段落之間的穿插和轉換,都充分攜帶著陳(薩)的成熟涵養和天資洞察力
——美國 舊金山紀事報
鋼琴家無與倫比的色彩觸感和她詮釋復調音樂的技巧令人欽佩
——德國 南德意志報
不時能感受到地下火山般的熱情
——德國 著名樂評家 Attila Csampai
近年來,陳薩已被公認為當今最具魅力的鋼琴家之一。她在2000年的肖邦國際鋼琴大賽以及2005年的范·克萊本鋼琴大賽中的出色亮相為她打開了國際演奏生涯的道路,越來越多的觀眾在傾心于屬于陳薩的聲音。
出生于中國重慶的一個藝術之家,陳薩的母親是一位舞蹈演員,父親是一位圓號演奏員。在父親的啟蒙下,她六歲第一次接觸小提琴,九歲跟隨但昭義教授學習鋼琴。 1996年,她以最年輕的參賽者之姿奪得利茲國際鋼琴大賽的第四名;隔年她便以最高獎學金進入倫敦喬凱音樂學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跟隨喬安·哈維爾教授學習并在四年之后以演奏家碩士學位結業。在2000年,她參加了第十四屆于華沙舉辦的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并奪得第四名及最佳波蘭舞曲演奏獎并在2005年的美國的范克萊本鋼琴大賽中斬獲水晶大獎。2007年,她畢業于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阿里·瓦迪教授的教學班,獲取演奏家博士學位。
陳薩受邀與多個重要樂團合作演出,其中包括倫敦愛樂樂團、美國洛杉磯愛樂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法國廣播交響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等樂團,合作的指揮家包括西蒙·拉特爾爵士、鄭明勛、謝苗·畢契科夫、法比奧·路易斯、瓦西里·派切克和余隆等等。
作為一位熱愛室內音樂的獨奏家, 陳薩與許多杰出的音樂家朋友們保持著經常的合作也曾與吉頓·克萊默,娜塔莉亞·古特曼多次合作并巡演,聯袂出現在諸多音樂節的舞臺上,其中包括著名的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音樂節,魯爾鋼琴音樂節;奧地利洛肯豪斯室內音樂節以及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
除了完成每年約六十場左右的演出合約之外,陳薩也積極地參與進多樣的慈善活動當中。2007年,她受到世界銀行和挪威政府的邀請,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演了《呼喚綠色多媒體協奏曲》,作為對其重要的環保項目之一的表率和支持。她也經常造訪中國的特殊教育學校并為患有聽覺障礙且正在恢復聽力的學生們演出,分享音樂的奇妙。
陳薩是一名施坦威藝術家。 她曾被列入東京著名的“二十世紀百位偉大的鋼琴家”系列;同時也是《留聲機》雜志(中文版)創刊號的封面焦點人物。2009年她被法國《時裝》雜志評選為同年最受矚目的十大中國藝術家之一。2010年,在肖邦誕辰200年之際,波蘭政府授予陳薩 ”肖邦藝術護照“,以褒獎她在演奏肖邦音樂方面的卓越與貢獻。
陳薩的首張錄音室專輯《肖邦印象》和《肖邦圓舞曲全輯》分別由JVC和IMC公司于2001年和2006年在日本發行。法國的蒙蒂公司 (Harmonia Mundi)在2005年時全球發行了她在克萊本大賽的現場錄音集錦。她與荷蘭的五音公司合作的SACD系列《肖邦鋼琴協奏曲專輯》以及《俄羅斯獨奏作品集》分別于2008及2009年全球發行。《肖邦鋼琴協奏曲專輯》被倫敦古典FM評選為當月最佳唱片,并稱(她的演奏)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演繹”。 她的另一張協奏曲專輯《格里格和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于2011年問世。在2015年初,陳薩的最新唱片《琴懷》由瑞典BIS公司全球發行,涉獵了近代的中國獨奏及協奏作品。專輯問世后便受到了樂評人及樂迷的高度評價,英國BBC音樂雜志稱“這是迄今聽過的最有趣、最成功的現代中國音樂專輯“。
在2015-16年的樂季里,陳薩將繼續保持密集的演出行程,其中包括德國22場獨奏會巡演,中國10場獨奏會巡演,與舊金山樂團的合作演出,在捷克 “布拉格之春”音樂節舞臺的首演,意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廳的獨奏會以及在德國巴特基辛根音樂節和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的室內樂演出。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