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是山東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和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研究生免試入學推薦權,面向全國招生。學校現有26個學院、2個教學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已成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培養了18萬余名本科畢業生。
濟南大學藝術類專業已有20多年的辦學歷史,2011年成立音樂學院,下設理論系、聲樂系、器樂系、舞蹈系、音樂教育系、流行音樂系(籌)、基礎教學部。音樂學專業設有音樂學理論、聲樂表演、器樂表演、音樂教育、樂器修繕、流行音樂六個專業方向,舞蹈學專業設舞蹈表演方向。所有專業均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音樂學院現擁有藝術學一級學科專業碩士授予權、音樂評論——自主設置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授予權,并且擁有碩士研究生免試入學推薦權。
濟南大學音樂學院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交叉的優勢,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原則,學院借助先進完善的教學設備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通過規范有序的管理模式,確定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方向,打造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樂團品牌,不斷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創新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音樂學、舞蹈學高素質專業人才。
在嚴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保障下,音樂學專業領域主要開設表演(聲樂、器樂)、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聲學、樂器工藝學、合(重)奏、合(重)唱、形體等課程,培養具有合理化知識結構的專門人才,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夠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及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研究以及編輯等工作。在舞蹈學專業領域,主要開設中國舞蹈史、素質、芭蕾基訓、中國古典舞基訓、現代舞基訓、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劇目等課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人文素質與科學素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各類文藝團體、簽約公司及學校擔任舞蹈表演、舞蹈教學和舞蹈理論研究工作。學院為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各專業按照師范類專業招生,滾動開設教師培訓的相關課程。
音樂學院推行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式,通過舞臺實踐、創作實踐、社會實踐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入“藝術實踐學分制”和“以演代考制”,實行“課堂學習、課外訓練、興趣小組”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學院設有音樂研究發展中心、數字音樂制作中心、藝術教育實訓中心,擁有專業多媒體教室、電鋼琴教室、多功能排練廳、琴房、錄音棚、數字音樂教室等各類一流、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學院于2012年成立“山東泉城民族交響樂團”和“山東泉城合唱團”,積極參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深入濟南和山東各地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山東泉城民族交響樂團和山東泉城合唱團先后走進國家大劇院、山東省會大劇院演出,并多次參加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和省內重大文藝匯演,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2014年,學院承辦山東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受到各界廣泛好評。
濟南大學音樂學院現擁有一支以“泰山學者”、“金鐘獎”、“文華獎”、“泰山文藝獎”獲得者為帶頭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任院長鄭中,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我國首批音樂學科的博士后研究員,曾獲中國音樂類最高獎——金鐘獎,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0人,現有音樂學泰山學者1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14人、助教3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3人。學院打破傳統用人模式,先后從海外以及北京、上海等專業院校引進學歷層次高、科研能力強、音樂表演經驗豐富且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專家、教授,形成了職稱、年齡、學緣、學歷、學科方向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科研課題層次高,研究方向相對集中。以“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為指導思想,整合社會優秀師資力量,流行音樂方向聘請了著名音樂人唐磊(《丁香花》詞、曲、演唱)任專職教師;積極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開辦學術研討會、交流會,堅持開放辦學,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音樂院校建立校際交流關系。
濟南大學音樂學院的專業招生考試以選拔優秀人才為目的,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在學校紀檢部門的全程監督下進行,自覺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