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下午,冬日的陽光曬在人的身上,暖意洋洋。在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綜合樓一層校友俱樂部里,三五成群的人們在打招呼:“我大一,你呢?”“我大二了”“我是96級的”“我是97級的,咱倆‘上下級’啊。”熟悉的團員有人擁抱許久不見的姐妹,有人拍打著兄弟的肩膀……他們中有青春洋溢的大學生,有涉世未深的社會新鮮人,有鬢角已略微花白的中年人。他們都是交大附中金帆合唱團的老團員,這次是回母校參加合唱團成立30年的紀念活動。
一個個老團員走進校友俱樂部里簽到,幾位合唱團老教師眼睛都看不過來,他們仔細辨認著曾經自己的學生們,眼睛里有感慨萬千的光芒,更有對過往年華的回憶。“這是誰誰誰吧,看著臉型像。”“認不出來啰,只能等孩子們自我介紹了。”30年,足以讓烏黑的頭發(fā)花白,足以讓清亮的眼睛模糊,卻不會磨滅一個人對合唱、對音樂的執(zhí)著與喜愛。合唱團指揮張老師,1961年就在交大附中工作,見證了合唱團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如今,許多團員都已經親切地稱他為“爺爺”,談起合唱,這位老先生依然是激情滿滿,和筆者認真討論關于高中合唱團的難點在于如何把握變聲期的訓練以及在小學、初中準備后備力量的重要性等問題。看著活躍在各行各業(yè)的學生依然記得回來參加這個聚會,“爺爺”激動地說:“很好,很好!”
“當你站在前面,你就是最棒的”
彭女士是1984級的校友,也是合唱團第一屆團員。當天,她作為老團員代表,向附中校長贈送了一疊合唱團之前用過的譜子,雖已泛黃卻彌足珍貴。談起參加合唱團的感受,彭女士滔滔不絕打開了話匣子,曾經的青春年少隨著一段段往事的回憶涌上心頭:“我一直就喜歡唱歌,那時家里人怕影響學習不讓我參加合唱團,我是偷偷去的。”“我還記得合唱團第一次上臺,當時因為害怕我的兩條腿抖得不行,當時合唱團團長趙其沛老師大吼一聲‘當你站在前面,你就是最棒的!’我一下子就不抖了。這么多年過去,我依然記得當時他說這話的情景。這句話影響了我?guī)资辏梢哉f合唱團讓我學會了真正的自信。”在娛樂內容匱乏的年代,合唱成為彭女士十分珍視并堅持的愛好。如今,她業(yè)余生活依然活躍在舞臺上,或獨唱或合唱,不亦樂乎。
“爺爺”張老師感觸地告訴我,他的一個學生到聯(lián)合國去工作后給他打電話說,工作之后深刻感受到,參加合唱團不僅讓他有了音樂特長,更重要是學會如何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如何迅速和大家融合在一起,這對于他現在的工作非常有幫助。
“合唱團讓我們大家在一起”
張老師指著一群談天的中年團員告訴筆者,自參加合唱團之后,除了在團里并肩排練,他們更成為了一生的好朋友,即使離開合唱團,大家也保持著隔段時間就聚聚的習慣,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家長里短。參加合唱團3年的小胡說:“合唱團給了我一群哥們兒姐們兒,這都是一輩子的朋友。即使我們成家立業(yè),卻還都記得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光。那段時光,有歌聲,更有笑聲。”彭女士更是回憶起一段現在想起來都“不可思議”的往事:在一個飄著鵝毛大雪的冬天,她和幾個合唱團的姑娘騎著自行車、唱著團里剛學會的曲子,到當時的八一湖中學去演出,大雪天自行車都快騎不動了,最后硬是靠著歌聲騎到了演出的地方。“合唱團讓我們在一起,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兒。”談起這段往事,彭女士拍著身邊的好朋友趙女士說:“我們從合唱團認識到現在,已經是姐妹了,現在我唱歌,一定要她給我伴奏才踏實!”
在現任小團員們《飛來的花瓣》的歌聲中,臺下老團員們也齊聲唱起熟悉的歌詞。在新老團員共同的歌聲中,大家敲定了一場“新老合作”的音樂會事宜。匆匆那些年,流走的只是年華,回憶因為有留下的歌聲而變得美好,未來也因為有歌聲會更加充滿希望。 (陳茴茴 )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