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曲家王璐,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女孩,也是美國古根海姆獎設立以來,中國最年輕的獲獎作曲家。在新中國即將迎來65周年華誕的時候,她也將再赴美國進行她的音樂之旅。在出發前,王璐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這位80后的青年音樂家說:中國元素始終是我的靈感之源。
80后的王璐出生于西安,5歲迷上了鋼琴,14歲時喜歡上了作曲。西安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后,王璐順利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后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作曲系攻讀了博士。畢業后留在美國的王璐在國外音樂界的才華嶄露頭角。
雖然常年在海外生活、創作,但土生土長的王璐對中國、陜西元素情有獨鐘,中國民間音樂、尤其是秦腔都被她融入到創作的作品中,并通過音樂的方式將陜西民間文化推向美國。
“我每次回西安,都能感受到西安的變化,我還帶著錄音機滿街轉,錄下生活中的各種音響。”街頭的自行車鈴聲、公園里吼秦腔的聲音、廣場上孩子們玩耍時的嬉戲聲、校園里的鈴聲、甚至建筑工地的施工聲,都被王璐一一錄入。這些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平常甚至是噪聲的音符,經過王璐精心創作編排,串聯成一首完整的帶著陜西特色的曲子,顯得與眾不同、別具一格。
行走在世界各國,這些帶著豐富中國元素和濃厚陜西色彩的音樂,為王璐收獲了業界的認可,她也因為在音樂方面的出色才華,獲得了專門表彰在藝術、文化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青年人的古根海姆獎。
近年來,王璐創作的大量作品多次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美國等地上演,也曾多次與紐約愛樂樂團等國際知名樂團合作。
王璐說,越是離祖國越遠,越能體會到祖國這兩個字的分量。在美國生活的這些年,從點滴中就能感受到祖國的變化。
外國的朋友常問王璐,“中國夢”是什么?她向他們解釋,其實每一個在國外學習、生活的中國人都懷揣著一個自己的“中國夢”。當個人活得有夢想和追求時,國家也就有夢想并不斷進步。
王璐表示,在音樂的道路上,家鄉西安的古老秦腔等,給了自己很多創作的靈感。未來,她會努力寫出更多帶有中國元素、陜西元素的作品,用音樂向世界介紹中國,推廣西安。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