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2:00,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許月英老師應邀走進了中國音樂學院“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研究”第九講的課堂。
主講教師張天彤向學生們簡要介紹了山西河曲的地理人文概況之后,又隆重介紹了許月英老師的藝術經歷及成就,她啟發大家將許月英前輩作為一個“專業與民間完美融合的個案”,去深入思考中國傳統民歌的繼承與發展問題。緊接著,許月英老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來潛心學習、鉆研、發展河曲民歌和二人臺等民間藝術的經歷和經驗,并從河曲民歌的流行區域、旋律特征、曲式結構、歌詞內容、襯詞疊詞運用、演唱方法等全方面介紹了河曲民歌的特點。課堂上,她為同學們示范演唱了《人家都在你不在》、《麻陰陰天氣霧沉沉》、《大紅公雞毛腿腿》等五首經典河曲民歌,并進行逐句教唱。
常言道:“美麗的時光總是異常短暫”。就在們同學都還沉浸在河曲民歌和許月英老師的歌唱魅力之時,下課的鈴聲宣告了本期講座的結束。同學們給予許月英老師以熱烈的掌聲,大家久久不舍得散去。近日,主講教師張天彤還將安排“河曲民歌研討組”的學生對許月英老師進行面對面的口述采訪活動。這將使研究生們有機會更深層次地了解河曲民歌及其許月英老師的藝術人生。
許月英,女,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二人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戲劇家協會理事,原忻州市文聯副主席、音協主席、劇協副主席。忻州市政協一、二屆委員,山西省文聯四至七屆委員,山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
1947年12月28日出生于山西省河曲縣,受父母影響,她從小愛唱、愛跳,會唱很多河曲民歌和二人臺。1958年被選拔到縣二人臺劇團成為一名小演員,先后向老藝人學會了100多首河曲民歌和30多個二人臺演出劇目。1964年3月,在山西省首屆獨唱匯演上獲優秀歌手第一名。1981年到中央樂團,師從金鐵霖老師學習聲樂半年多,同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脫產進修兩年,師從祁玉珍老師和金鐵霖老師。多年的勤學苦練,虛心拜師,博采眾長,她把科學的發聲方法應用到二人臺、民歌的演唱中,使自己的聲音更加通暢、明亮、圓潤,吐字更清晰,氣息控制的更好,特別是二人臺唱腔中快節奏的花花腔,一字一音,清清楚楚,給人活潑親切而熱情洋溢、輕巧飄逸之感。她運用真假聲結合的唱法突破了傳統二人臺女角只用真聲演唱的陳規。代表作有二人臺《走西口》、《探病》、《捏軟糕》、《掛紅燈》等三十多個劇目;山西民歌《大紅公雞毛腿腿》、《人民公社萬年青》、《姐姐妹妹兩朵花》等三百多首;二人臺歌劇《閑不住》、《三月三》、《白毛女》等十幾部。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