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對我說,輝南是咱家。這方黑土地,養育你我他。小城穿新衣,房子更暖了……”這是我們從網絡上下載的歌曲。最近,這首歌曲很紅,網友們贊聲不斷。而這首歌的創作者就是輝南縣輝發城鎮中學老師于德勝。
于德勝是一名化學老師,出于對音樂的喜愛,他在工作之余四十年堅守著音樂創作的夢想。在流動的音符中,他譜寫了一首首歌頌家鄉的優美旋律。
年近花甲的于德勝出生在輝南縣大椅山鄉的一戶農民家庭,他從11歲就喜歡上了音樂,并專門拜師學藝。正是這個愛好,讓他的人生有了戲劇性的變化。他上大學時學的是化學專業,1978年畢業回鄉當了化學老師。當時鄉村學校大多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師,1980年,于德勝當時所在的大椅山中學校校長看好他在音樂方面的特長,把音樂課的任務也交給了他。于是他白天研究化學教學,晚上自學音樂知識。隨著對音樂的熟悉和了解,于德勝有了一個夢想的方向。他說:“我要用我的思維、我的筆創作出人們所需要的精神食糧。”
1996年,于德勝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征集校園歌曲的消息,他非常興奮,和同事一起很快將自己創作的歌曲投給了征集單位——河南人民出版社。“一個多月后,錄用通知來了。當時我非常興奮。”說話時,于德勝喜悅心情溢于言表。
后來,他創作的《歌唱美好明天》、《鳥的家》等少兒歌曲又相繼在國家級刊物《兒童音樂》上發表。1999年于德勝被評為“全國校園歌曲”優秀曲作家。二十多年來,于德勝創作了150多首歌曲,像《輝發河、我的母親河》等歌曲更是被鄉親廣為傳唱。
于德勝不僅熱衷自己創作,還熱心培養那些熱愛音樂的人,輝南很多出名的群眾歌手都得到過他的輔導。
談到夢想,于德勝說:“我想把美好的音樂精髓傳承給孩子,使他們的人生能夠更健康地向前延伸和邁進。”(來源:吉林日報)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