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獨奏曲《春到沂河》是著名民樂作曲家、柳琴大師王惠然創作的一首優秀的民樂獨奏作品。該曲創作于上世紀70年代初,是作者的四弦高音柳琴改革成功之后,迄今最有影響的柳琴曲。它的誕生真正體現了柳琴從一件戲曲伴奏樂器登上獨奏舞臺的質的飛躍,是柳琴得以廣泛普及的標志之作,被音樂界稱為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作。30多年來,不僅受到柳琴演奏者的喜愛,還被琵琶、揚琴等多種樂器改編成獨奏曲。
樂曲創作的背景,應該追溯到1958年作者到山東臨沂地區深入生活,發現了民間柳琴,通過與柳琴劇團樂師們同臺演出、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民間戲曲音樂的創作素材。1970年作者又到該地區勞動鍛煉,被沂河兩岸冰雪消融、春意盎然的美麗景象,人們愉快勞動、展望豐收的動人情景所感染,沉積的創作欲望和激情一同迸發,創作了這首生活氣息濃郁,地方風格鮮明的柳琴曲。
樂曲結構分為:引子(散板)、A段、B段、帶變化再現的A段4個部分。
引子,G徴調式。柳琴明亮的高音一出來,立刻把人們帶到風景秀麗的沂蒙山,作者巧妙地吸收了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的主題音調,使作品的地方風格與作者的鮮活感受融為一體。整個散板要演奏得慢而不散,強調音樂的流暢連貫,充分體現冰雪消融、春光明媚、流水潺潺的意境。此段的演奏要求:長輪松弛、顆粒均勻、晶瑩剔透,幾個快速琶音(劃音)不要奏成輕掃;慢起漸快時的掃弦不宜重,音量mf為宜。從第二個2(上面有兩個點)音開始mp弱起,右手觸弦位置靠上,隨著漸快,逐漸下移至正常位置,形成音色變化;32 75 6 - 音的平指,食指盡量保持,等21 75帶音出采再松開。八分音符的四個帶音要有彈性,非常突出,第四拍后半拍的1雖然換指,但右手長輪不要因為左手的換指而有音頭,下一小節2 5 2才是強調之處。
樂曲的第二部分快板,開始柳琴運用最擅長的“四小輪”,奏出輕快活潑的主題旋律。音樂情緒突出勞動時的喜悅之情!八男≥啞币笄逦`巧、顆粒感突出;快速16分音符雙手配合松弛得體。4/4拍樂段是主題的變奏形式,左手的和弦音,手指同時一起一落。2/4拍樂段轉G宮調式強調切分重音,“四小輪”同樣干凈利落,注意后半拍65不能早出來,在此段的第11小節同樣要強調每拍的第一、第三音,使32 12 | 12 15旋律音充分展示出來。激情段共八小節,同樣是主題發展的變奏形式,既是情緒發-展需要,又是為第二主題的展開做鋪墊。此段不宜奏得太緩慢。
第三部分慢板,G宮調式。作者采用了柳琴戲的山東琴書的音調,旋律優美動聽,婉轉深情,與前后樂段形成了鮮明對比。具備良好的音色,音樂細節的語調感,左右手扎實的基本功,是演奏好此段的關鍵。尤其把握好齊魯韻味:拉弦幅度不大但速度快,動作果斷干脆,體現出山東人的豪爽直率。如:5332 15112 這個3音拉弦幅度很小,基本是在原位3音上,壓弦、拉弦同時運用。又如:5 6 5 3奏出的實際效果是5 6 3 3拉弦過程中,手指不能黏糊,4的吟音,是個難點。音高變化不大,主要依靠手指快速推拉,吟音指與拇指同時用力,開始可放慢練習,幅度由大到小,速度由慢至快,訓練手指力度及指根的彈性。注意,拉出去后一定要回到原位,然后再拉出去,避免痙攣現象。這個在下屬音上的快吟與樂句句尾的七度大跳音程6.1 61 | 2 2 | 1- (“柳琴戲”女腔中最有特點的甩腔)形成整個慢板的特征韻腔,也給此曲增添了無窮魅力,使整個抒情段娓娓道來,風格別致。我想廣泛吸收民間音樂、戲曲曲牌的精華,并融會貫通,也是此曲能夠流傳下來的重要因素吧。
第四部分為變化再現段,G徵調式。速度有所提升,情緒更加熱烈,作者在此首次運用柳琴四弦低音區奏出渾厚結實的主題,充分展示了改革后的四弦柳琴的特性。四弦低音的旋律音應盡量保持,實際奏成:2 5 5 12 | 3一 02 02 02 02 | 0 22 02 接下來柳琴運用最具威力的“夾掃”技法,將主題進一步深化。演奏要求:“夾掃”的彈(掃)挑平均、不能因左手換指而出現節奏不穩定,把 2222 5555 | 5555 1122 | 3212 3212 |奏成五連音 32120 32l20 |。或者過于突出第一音(掃音)而把其他音淹沒了。3/4樂段情緒更加高漲熱烈,猶如勞動競賽場景,隨著音高及重音的不斷變化,一步一步將樂曲推向高潮。
通過多年的演奏,我感到這首作品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就是深深扎根于我國民間音樂、戲曲、民歌的沃土之上,吸取其中的精華,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模仿,而是巧妙地將這些風格特點融會在創作演奏中。此外,將創作和演奏手法與樂曲內容、音樂風格有機結合,使兩種表現手段服務于音樂的需要,達到形式和內容和諧地統一,也是其另一藝術特色。這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創作思想與創作方法是值得學習和推崇的。
(作者:王紅藝,系國家一級演員、柳琴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中國柳琴學會副會長)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