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星期五晚20:00,在我國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院長、北京現代音樂節音樂總監胡詠言指揮下,深圳交響樂團將在深圳音樂廳奏響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繼舞劇《火鳥》、《彼得魯什卡》之后的又一杰作。如果說《火鳥》使用的是19世紀的手法,受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影響明顯,那么《彼得魯什卡》則表現出浪漫主義與印象主義的風格,而《春之祭》則擺脫了這些影響,標志著斯特拉文斯基以革新的現代音樂巨匠身份矗立在世界樂壇。
《春之祭》1913年5月29日在法國香里榭大街巴黎劇院首演時,不僅引起強烈反響,而且導致了音樂界乃至社會上的一場激烈論爭。有人稱其為“惡魔的春之祭”。它用一種原始的、復雜多變的節奏,振人心弦的管弦樂音響,強烈的不協和和弦,簡練而又粗狂的旋律以及多調性等等手法,深刻表現了傳說中俄羅斯原始時代部族慶祝春天的祭禮風俗。
《春之祭》由“大地的贊頌”和“祭獻”兩部分組成,既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也有強烈的原始表現主義色彩。嶄新的題材和新穎的表現手法,帶給了當時聽慣了傳統音樂的人們以強烈的刺激和迷惑感。
盡管最初遭到非難,但《春之祭》仍不斷在世界各地上演并受到越來越多聽眾喜愛,是當今世界樂壇熱門曲目之一,被英國古典音樂雜志《Classical CD Magazine》評選為對西方音樂歷史影響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
胡詠言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院長、樂隊學院EOS樂團藝術總監。
胡詠言出生于上海一音樂家庭,父母均為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員。他自小隨外祖父學習小提琴,顯示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
胡詠言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1986年赴美國耶魯大學、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深造,獲碩士學位。他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各種制作,從古典音樂、歌劇、音樂劇到電影音樂乃至路演安排,都滿蘊創新精神,深受聽眾喜愛。
胡詠言曾任上海廣播交響樂團(現上海愛樂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并先后于1995年至2000年、1993年至1998年別出任美國明尼蘇達州德魯斯交響樂團、納布拉斯加州林肯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指揮。任前中央樂團(現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期間,曾率團第一次訪演韓國、臺灣。曾帶領上海交響樂團巡演歐洲。(深圳新聞網/張玲 通訊員 劉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