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5年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只有一個月了,考生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針對自身弱點以及考官的要求做細致、周密的準備,考生們成功的把握才更大。
用錄音找弱點
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樂隊合奏課教研室主任、中提琴演奏家蘇貞教授介紹,提琴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初試需將考試演奏曲目的完整錄像寄送至學校,這對考生曲目演奏的完整性提出了要求,同時也是面試前對自己的檢驗,考試曲目的伴奏譜也需盡早交予伴奏老師,以便老師提前準備與考生的合作;復試為現場演奏的面試,演奏曲目分別為巴赫無伴奏作品、奏鳴曲、協奏曲以及音樂會樂曲。考生在準備有伴奏的曲目時不僅要熟練掌握獨奏部分,還需熟悉鋼琴伴奏的旋律以及主奏伴奏的銜接部分。
“考試也是音樂表演,音樂會的形式,為學生提前適應公開演奏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她認為,在考試前期準備時,錄音是提高演奏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考生從考官、聽眾的角度對自己的演奏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發現需要改善的問題。“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在錄音棚里進行錄音,這樣缺點會更加清晰透徹地暴露出來;找些要好的朋友、同學舉行一場小型音樂會也是很好的方法。”
開啟“考試生物鐘”
“考試是一個高度緊張的過程,每位研究生專業考試時間約為半小時,其間還涉及到對多種不同風格作品的詮釋。”蘇貞教授建議,在考試前一個月可以開啟“考試生物鐘”——將練琴時間調整到白天,每兩、三天在考試時間段內將曲目完整演奏一遍。“這不僅是對曲目完整性的要求,也是對體力的考驗。如果在完整演奏的過程中出現疲勞感,考生也可找出相應的預防方法。”
在文化課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很大,因此,在考試前一個月左右需要密集地做題并調整做題時間,以便更好地適應考試時所規定的時間。
從心理上,要將考試當作音樂會,將考官當作觀眾,把握好節奏,張弛有度,連校音的次數也需悉心考量。另外,考前需要注意弓毛及琴弦的更換;由于南北方氣候的差異會對琴造成一定的影響,有條件的南方考生可提前到北京進行提琴調試。
考官關注試奏的完整性
準確了解考官所關注的細節與要素,備考才更加具有針對性。
“在鋼琴專業復試階段,考生面臨演奏、試奏以及相關音樂知識問答的考核。其中,試奏能力考驗學生的專業學習是否扎實和臨場應變能力是否夠好。”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藝術中心主任周鏗介紹,從往屆考試來看,有不少考生在試奏上丟分,有些考生將考試曲目準備得非常充分,但突然拿到一首新作品時卻束手無策。那么,從考官的角度來看,什么樣才能稱得上具有良好的試奏能力呢?“考官看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完整性;其次,譜面上會有很多表情記號,也需要考生適時表達出來。只有通過平時不斷訓練,獲得一定曲目及風格積累,才能在考場上臨危不亂。”
在音樂理論知識問答環節,考官會對考生前兩輪演奏過的作品提出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比較靈活、開放,需要考生把書本知識與演奏結合起來分析、思考。
聲樂曲目要難易結合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楊陽介紹,考官對碩士研究生的選拔更注重綜合實力,希望篩選出成熟、全面的歌唱演員。首先,初試、復試的規格比較高,曲目量大、涵蓋的內容多,現場要演唱五到六首曲目,民族聲樂考生要演唱古曲、民族歌劇、傳統民歌、創作歌曲;美聲唱法的考生要演唱西洋歌劇、藝術歌曲,起碼要掌握法語、意大利語、德語這三種語言。“現場演唱這么多歌曲對考生的演唱持久能力、駕馭歌曲的能力要求很高,想突擊很難,必須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在曲目的安排上要難易結合,因為五、六首歌唱下來,肯定要二、三十分鐘,因此,必須把曲目分配好、體力分配好,不要全部安排高難度歌曲,以避免由于過分追求難度而到最后一、兩首歌沒有力氣唱完。”
楊陽認為,初試時考生將給所有考官留下第一印象,因此要高度重視;聲樂要提前準備、細水長流,每天都要練一練;而文化課可以在最后一個月突擊,可以借助社會上的考研輔導班迅速提高。每天將聲樂練習與文化課復習時間分配好,就不至于焦頭爛額。 (音樂周報:徐麗梅)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