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慶祝建國六十五周年、建校七十五周年·國際國內聲樂比賽獲獎音樂會”在校本部隆重舉行。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彭渝,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楊興平、四川省教育廳副廳級巡視員楊成林,我校特聘杰出教授但昭義、彭吉象、蔣曉麗,特邀教授曹順慶,省人大常委、我校黨委書記柴永柏,院長林戈爾,黨委副書記文云英,副院長劉立云、孫洪斌,院級調研員彭建輝,全體離退休校領導及全校師生代表共1000人參加音樂會。
七十五載勵精圖治,七十五載春華秋實。整場音樂會展示了川音近年來所取得的一系列優秀文藝成果和在國內外頂級比賽中摘金奪銀的優秀曲目。合唱《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旋律深情、悠揚,該作品由作曲系楊曉忠教授為習總書記《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而作,獲得了2014年國家文化部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獲新創歌曲演唱獎(僅一個名額)。演唱該作品的歌劇合唱系合唱團獲得2014年國家文化部第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合唱組第一名。《怒吼吧!黃河》旋律恢弘、氣勢磅礴,再現了革命奮斗的歷史時刻。第四屆金鐘獎銀獎獲得者、聲樂二系副教授張怡帶來的女聲獨唱《春之聲圓舞曲》節奏明快、生機盎然。《彝歌》由我校孫洪斌、陳萬、艾明詞曲,突顯民族特色。意大利貝里尼國際青年歌唱家比賽第二名獲得者、聲樂一系副教授張茂林演唱的《長城永在我心上》,第七、第八屆金鐘獎銀獎獲得者、聲樂一系副教授吳李紅演唱的《我愛你中國》,孔雀獎全國聲樂大賽金獎獲得者、聲樂二系青年教師張艷川演唱的《親吻祖國》及2014年文化部全國聲樂大賽流行音樂組唯一金獎獲得者、青年教師陳鷺虹的獨唱《綠葉對根的情意》以優美動聽的旋律、婉轉昂揚的歌聲表達了中華兒女心向偉大祖國、熱愛川音的濃郁深情。金鐘獎獲得者、歌劇合唱系副主仼唐竹雅副教授的一曲《那就是我》洋溢著對祖國、對故鄉的溫情;第四屆金鐘獎銀獎獲得者、聲樂二系副系主任譚學勝教授演唱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林戈爾作曲的《川流不息》,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銅獎獲得者、青年教師擁江帆演唱由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孫洪斌作曲的《甘巴拉》則將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在2014年第九屆金鐘獎合唱比賽中榮獲銀獎的聲樂一系合唱團帶來我校柴永柏作詞,易柯、孫洪斌、陳萬作曲的原創歌曲《羊角花開》。該曲于2013年獲中央電視臺《畢業歌》大賽一等獎,并被列為金鐘獎比賽必唱曲目。歌聲里羌族人民面對艱難險阻永不言敗、崇尚美好的精神,讓人為之動容。音樂會在主題鮮明、昂揚向上的、獲得全國校園歌曲征集評選“一等獎”的《為祖國歌唱》(柴永柏詞,孫洪斌、鄭仁清曲)中圓滿結束。
整場音樂會上,師生們沉浸在對母校七十五載的奮斗與輝煌的感動中,為學校的發展和取得的榮耀倍感驕傲。今天的川音風光無限:學校領導班子更加堅強,辦學思路更加清晰,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川音的辦學規模已在世界前列;國家科技進步獎、科研成果獎在同類院校中遙遙領先;校園環境更加美麗,校園文化璀璨奪目;教學質量評估優秀,內涵發展不斷深入,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創作作品不斷涌現,創辦綜合型“四川藝術大學”工作緊鑼密鼓。師生們用振奮昂揚的精神風貌、卓越超群的專業素養,歌唱著母校七十五年譜寫的華美篇章。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彭渝評價道:“川音在創辦‘四川藝術大學’的過程中,辦學理念領先,辦學特色領先。川音這種又好又快、又大又強的發展思路,為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特別是為四川建設文化強省作出了重大貢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楊興平贊嘆:“川音的發展深受社會贊譽,川音創作了一批無愧于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和社會需要的藝術人才,川音近些年的發展是質的飛躍,令人震撼。”
為慶祝建校七十五周年,學校還將陸續舉辦以“學術校慶、成果校慶”為特色的高端學術論壇、教學成果展演、美術作品展示會、科研工作表彰會、全校運動會、全國藝術院校后勤工作研究會等系列活動。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