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師范大學與安徽再芬黃梅藝術基金會聯合舉辦了“戲曲音樂改革高峰論壇”。與會的30多位國內戲曲音樂作曲家與理論家認為,戲曲振興的出路在于戲曲音樂的改革。
上海戲曲學會副會長朱恒夫教授表示,戲曲從宋雜劇到南戲和北雜劇、到明清傳奇,再到現當代地方戲,每一次嬗變都是戲曲音樂變革的結果。從戲曲誕生時起,戲曲也多次出現過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舊的戲曲音樂與時代脫節。在此情況下,藝人們便用所創制的新的音樂形式來唱戲,于是戲曲不斷煥發生機,并向前發展。
黃梅戲作曲家時白林說,黃梅戲之所以能夠由偏處一隅的民間小戲發展成為名列戲曲五大劇種的成熟大戲,主要原因是在繼承傳統黃梅戲聲腔的基礎上,不斷創作出新的曲調。
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副會長張剛研究員呼吁,戲曲界在重視戲曲文學的同時,應將主要力氣放在戲曲音樂上。戲曲音樂這一瓶頸不突破,戲曲的振興就無從談起。
與會專家認為,要想遏制住戲曲不振的趨勢,讓戲曲重新煥發青春,能否成功改革戲曲音樂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