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開設音樂表演(演唱、演奏)、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3個本科專業。設音樂學碩士學位培養點和專業碩士培養點。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244人、本科生534人;學院教職工91人,其中專職教師85人,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講師19人,助教20人。碩士生導師34人。常年聘請外籍教師,不定期地聘請國內外著名演奏家、歌唱家、理論家短期講學、舉辦音樂會。
課堂教學與舞臺教學相結合的專業教學方式是本院辦學的一大特色。在這種理念下,師生雙管制交響樂團、室內樂團、民族樂團、合唱團以及歌劇表演劇組相繼成立。2013年6月,學院于甘肅大劇院舉行“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周”,先后演出四幕原創歌劇《文成公主》、交響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無伴奏合唱音樂會和以協奏曲、歌劇選場為主的首屆藝術碩士畢業音樂會,在教育界、文藝界引起強烈反響。緊接著,由近300名師生演職人員參與的歌劇《文成公主》于8月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匯演榮獲特別金獎。
《人民音樂》、《中國民族畫報》、《音樂周報》、《蘭州晨報》、《甘肅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以及《人民網》、《央視網》、《新華網》、《新浪微博》、《騰訊網》、《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大篇幅報道了這些活動。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特色專業建設點,僅2013年獲得全國、全省各類獎項二十余項,其中包括甘肅省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一、二等獎;中國音樂家協會“西風烈 絢麗甘肅”歌曲創作銅獎兩項、優秀獎兩項;“蘭州銀行杯·蘭州之歌”作品征集一等獎等。
本院學生組成的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在國內比賽中先后4次獲得一等獎、金獎;2012年應中國合唱協會邀請赴柏林、維也納參加中德建交40周年合唱慶典獲得金獎。2013年應邀赴臺北國際合唱節得到專家高度贊譽。針對目前合唱指揮奇缺的現象,自2014年起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首次招收《合唱表演與指揮》專業方向本科生。
學院聘請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陸在易、王世光、劉聰、楚興元,著名合唱藝術家黃培方,琵琶大師、音樂教育家劉德海、馬頭琴大師齊·保力高、著名聲樂教育家趙登營、歌唱家欒峰、二胡教育家張尊連等為兼職教授;還面向世界,聘請芬蘭籍著名歌唱家迪里拜爾、美國著名歌劇藝術指導安·勞溫、意大利著名歌唱家保羅·科尼等為客座教授,對教師進行短期培訓,聘請韓國著名指揮家宋寅國教授、西安音樂學院著名作曲家、民族樂隊指揮家周煜國教授開展室內樂、交響樂教學、排練工作。
學院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諸方面成績顯著,出版了學術論文集《天人樂舞》、《樂舞論》;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年會”、“尚德義教授作品音樂會暨研討會”、“中國藝術歌曲研討會”、“中國律學學會第六屆年會暨第七屆學術研討會”和圍繞李曙明教授音樂美學學說的“‘音心對映論’爭鳴專題筆會”等全國性學術活動。出版文集《中國藝術歌曲論》、《‘音心對映論’爭鳴與研究》、李曙明音律文集《復頻彈性律學》,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
學院培養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芭蕾舞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二炮文工團、蘭州軍區戰斗文工團、甘肅省歌劇院、蘭州市歌舞劇院、北京廣播學院、蘭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成都師范大學、中央電視臺均有且為業務骨干;部分畢業生已在國外發展。
咨詢電話:0931-2938146 2938141 2938142
音樂表演(演唱、演奏)專業(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精通音樂表演理論與技術,接受本專業嚴格的技能訓練,具備一定的專業演唱、演奏水平和較高的指揮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或器樂表演、視唱練耳、樂理、藝術概論、和聲學、中外音樂史、曲式與作品分析、作曲基礎、音律美學、合唱、合奏與重奏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