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了解梆子腔的形成與特色。
6.了解明清時期的樂器及器樂(提示:弦索十三套、福建南音、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等)。
7.了解明清時期的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8.了解明清時期的樂譜及文獻。
9.了解明清時期的律學研究與創(chuàng)新。
10.了解明清時期的宮庭音樂。
11.了解有關的唱論和琴論。
12.了解工尺譜的讀法和特點。
七、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
(一) 中國傳統(tǒng)音樂于近代演變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1.掌握民歌、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于近代演變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2.了解民間主要表演藝術家和他們的歷史生平、代表作品及藝術風格。
3.熟知近代出現(xiàn)的各種主要傳統(tǒng)音樂體裁樣式及流派。
4.了解傳統(tǒng)音樂傳承中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各主要會、社、團、科、班等機構。
(二) 近代音樂思潮
1.了解西方音樂傳入的基本途徑(宗教音樂、軍樂、樂歌運動對近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影響);注意西方傳教士們的宗教音樂活動,以及中國近代歐式軍樂隊建立的政治基礎和文化背景。
2.了解晚清皇室駐外史節(jié)、教育界、學術界、商界等人士對西方音樂文化最初的感性認知以及對西方音樂文化的輸入介紹。
3.掌握樂歌運動及其歷史意義的文化含義。熟記樂歌運動中各主要音樂家及其音樂實踐活動;并熟練地聽辯其主要代表作品之藝術上的風格特點;思考該思潮運動歷史意義之所在。
4.了解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所形成的“新”的音樂文化思潮;掌握該時于歐美學成歸來的主要音樂家及其為發(fā)展中國新的音樂文化,將西方音樂理論技巧運用于中國音樂實踐中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活動;掌握“新音樂”、“中國樂派”、“民族化”、“民族之聲”、“中華民族性的國樂”、“東西調(diào)和”、“復興雅樂”、“全盤西化”等文化概念;注意該時期音樂家們重要的音樂思想。
5.熟知30年代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和“左翼音樂”運動的基本概念、內(nèi)容及歷史意義。掌握左翼音樂家及所賦予新含義的“新音樂”、“救亡歌曲”、“國防音樂”、“戰(zhàn)時音樂”等文化概念,注意該時期的音樂家及其音樂思想,以及與前后不同時期和不同流派的音樂家們音樂思想的區(qū)別。
6.了解30年代前后以上海國立音專為中心的音樂教育、音樂表演、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出版等音樂實踐活動;注意該時期幾位主要的音樂家及他們的創(chuàng)作和幾所重要的教育機構以及影響最大的幾種音樂刊物
7.了解40年代延安音樂家及以“民歌研究會”等團體為中心,領導和掀起的,對民歌進行搜集、整理、研究、討論的主要音樂理論實踐活動;以及之后所引發(fā)的“新秧歌運動”和“新秧歌劇”、“新歌劇”的誕生。
(三) 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
1.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了解中國近代聲樂作品出現(xiàn)、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它與傳統(tǒng)音樂有何不同?提高對各時期新出現(xiàn)的各聲樂體裁分類及藝術風格的認知能力;在對作曲家歷史生平、創(chuàng)作特征了解的基礎上,增強對個別作品的鑒賞分析能力。
2.器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了解近代樂器音樂與器樂作品發(fā)展的基本脈絡,提高對各時期新出現(xiàn)的各器樂體裁分類及藝術風格的認知能力;在對作曲家歷史生平、創(chuàng)作特征了解的基礎上,增強對個別作品的鑒賞分析能力。
l 西方音樂史部分
(要求掌握關鍵名詞相對應的外文名稱)
一、古代希臘和羅馬音樂
概述:古希臘文化藝術的繁榮期和音樂的成就
(一)古希臘音樂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