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街道音樂家”關偉在演唱中。
文匯訊 (記者朱斌 通訊員韓琨)昨天下午,嘉定文化館新演藝廳座無虛席,一場由群眾演唱的文化新人關偉原創作品音樂會,讓專程從市區趕來的上海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余震,上海著名作曲家朱良鎮、王曉寧等專家聽得入了迷。
5年來,關偉為群眾創作了120余首歌曲。新成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建新告訴記者:“基層需要這樣的音樂青年,這里有他們施展才能的舞臺。”
關偉是云南山溝溝里的農家子弟,云南藝術學院畢業后,他來到上海,在嘉定戩浜中學當了5年音樂老師,創作了一批校園歌曲和校歌。他的處女作《綠色的童年》在全國校園歌曲創作選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并發表,從此開啟了他的音樂創作閘門。
2008年,關偉挑起新成路街道群眾文化建設重任。他想試試與別人不一樣的群眾文化建設之路,少搞“燒錢的節目”,多寫“本土節目”,把群眾歌曲大家唱、群眾舞蹈廣場化提升一個檔次。他跑遍了街道12個社區,一個社區一個社區教群眾識樂譜、練發聲、解讀歌詞。待到夜深人靜時,他徜徉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世界里,創作了一批群眾愛唱、愛聽的歌曲。這些歌曲,是5年來他和群眾在一起的切身感受,表達的是社區人與人之間的濃濃真情,人與自然的對話。
2011年,關偉有兩首新作品登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舞臺:歌曲《我們的路》奪得“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獎,并代表上海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新紅歌大賽,獲創作銀獎及演唱銀獎;合唱歌曲《陽光的主題》在“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比賽暨慶祝建黨90周年作品比賽中獲得最佳創作獎。今年,他歌頌志愿者的新作《老張》又奪“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獎。記者問他:“夢圓了,也有一點名氣了,接下來有什么新的打算?”他笑笑說:“我想讓更多群眾唱自己的歌。”為進一步提高創作水準,他拜在著名作曲家朱良鎮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