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歌手,我始終抱著要為山西省的聲樂事業作出應有貢獻的決心
記者:兩個多月的比賽過程,漫長、緊張、艱苦而又充滿挑戰,您當時是怎樣應對的,您覺得準備得充分嗎?對于曾經參加過的好幾屆青歌賽,這一屆比以往都有哪些不同?
鄭斌:作為一名參賽者,或作為一個歌手而言,我始終抱著要為山西省的聲樂事業作出應有貢獻的決心。從2004年到2013年,十年的時間,我沒有一絲懈怠,雖然中間經歷挫折,雖然年過三十,幾乎不能像許多同齡人那樣全面地生活,一心撲到對歌唱事業的努力中去,但從來沒想過放棄。2008年獲得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優秀獎之后,歌唱狀態一落千丈,曾經極度失落。因為我比賽之后得了一場病,重病之后的我,調整了自己的身體和歌唱方法。正值研究生上學階段,我接觸了大量的外國作品,以至讓本屆青歌賽評委用一句話來概括我:鄭斌取得的進步非常大,給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句話的背后不知隱藏著我多少的辛酸和煎熬。2010年大病初愈,身體康復后,我又參加了青歌賽,但第一輪就被拿下,這個結果讓我極為痛心,作為曾經獲過獎的選手,不但失去了斗志,也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決心。但是,在一次上語言正音課時,上海音樂學院周正老師提到了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一句話:“生命中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在墜落后能再度升起的光輝!蔽易匀徊荒芘c偉大人物相比,但這種信念卻激勵著我重新開始,從那以后,我做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苦訓練。通過去奧地利比賽和上海之春聲樂比賽等賽事,不但提升了自己的歌唱狀態,也堅強了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本屆青歌賽到來之前,可以說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做到問心無愧,做到對得起自己,即使失敗也不遺憾
記者:賽場上,評委都是頂尖級業內專家,世界級的一流歌唱家,高手林立。讓中國最有說服力的評委點評,您心里有何感受?
鄭斌:我在自我介紹的小片里說過這樣一句發自肺腑的話:每一位歌手的成長都需要有關專家提出中肯的建議,如果能得到中國最頂尖的藝術家的點評,這無疑是最客觀最有價值的課程。參加五屆青歌賽,歷時十年,自己的成長已經和青歌賽分不開了,她可以讓你一夜成名,但是最寶貴的無非是能讓你知道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
記者:一場青歌之旅,給大家帶來了美的歌聲、美的體驗,當時選手比得精彩,觀眾看得過癮,一路走來,實在不容易,網絡上、社會上對您好評如潮,您怎么看?
鄭斌:您看到的也許真的是好評如潮,但是我相信評論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覺得觀眾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歌手的實力和水平,但我個人認為網絡上的看法不能作為評判一個歌手真正價值的標準,因為中國的網絡沒有道德約束,更加不客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做到問心無愧,做到對得起自己,即使失敗也不遺憾。這屆青歌賽是歷時時間最長、伴奏形勢最正規的一屆,可見中央電視臺對本次比賽做了極為深刻的調整,和以前的賽制相比,更加專業化、透明化、公開化。同時,也是美聲歌手參賽水平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屆。
美聲在山西來說還是一片沙漠,學會堅持是我最大的收獲
記者:我省對文化事業非常重視,也很關心藝術人才,請您從這方面談談感受和看法。
鄭斌:省里對藝術文化的重視有目共睹,這次我能夠在青歌賽上一路過關斬將,與有關方面特別是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因為我是個美聲選手,美聲在山西來說還是一片沙漠,所以我還是希望我省對西方古典音樂,尤其是從事西方古典音樂的團體或個人給予更大的幫助和支持,因為,藝術的發展屬于上層建筑,離不開經濟基礎,需要一定的資金來扶持。目前,很多交響樂隊和從事古典音樂美聲唱法的人員在山西經濟文化領域處于一種弱勢狀態。我這樣說,只是希望能夠中西合璧,均衡發展。雖然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也不應該被排斥。
記者:追夢的日子,您讓大家產生了美的認知和共鳴,下一步您有什么打算和想法?青歌賽經歷,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鄭斌:青歌賽經歷對我而言,今年已然是走到盡頭。因為年齡的關系,我是最后一次參賽,感觸頗深。作為一個歌手,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一顆善良的心,只有善良,歌聲中才充滿著美好,很多時候音樂的積淀或音樂修為離不開全方位的支持,我做的還不夠,需要繼續努力。十年走過來,我最大收獲就是讓我學會堅持,堅持不僅是搞事業所必須的一種精神,同時,已上升為一種美德。藝術無止境,追求在路上,重要的是能夠堅持自己的特點,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前提是,你真的熱愛。(山西日報/徐補生 史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