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很享受穿著華麗的禮服站在舞臺上的感覺,但小米卻不敢奢望未來某一天真正成為舞臺中央的明星。和小米一同報考天津音樂學院的山西女孩小張,在學藝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十年之久,她只希望平穩地考進音樂學院,讀完本科讀研究生,然后去一所學校當老師。
昨日(21日),天津音樂學院藝考天津考點開始現場報名,來自河北、山西等地的藝考生像候鳥一樣飛向天津,而對于多數藝考生來說,“大學夢”比“明星夢”更為重要。
“很享受穿禮服的感覺”
在昨日音樂學院的報名現場,相對于其他專業類院系報名點前只有三五個人,藝術管理系的報名點前一直排著長隊,一名小伙子告訴記者,他是來自河南農村的,成績不太好的他從高二才開始接觸藝術,考慮到自己專業上的實力較弱,便選擇報考藝術管理。“我對于藝考并沒有特別高的期待,只是希望多一些機會讀大學。”
小米曾先后學過小提琴和鋼琴,但因為練琴太苦都放棄了。由于哥哥是音樂學院的研究生,小米上高中時讓哥哥找來同學教自己些文藝特長。“老師說我嗓子還不錯,我就開始學聲樂了。”小米說,在學聲樂前她甚至沒有想過藝考,后來因為“很享受穿禮服的感覺”,便決定來試一試。
學藝五個月花了20萬
相對于上述兩位考生,小張對于考天津音樂學院很有信心。小張從六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一直學到初中,因為功課緊張,鋼琴水平已經不錯的她便沒有再堅持。由于有了學鋼琴的基礎,高中開始轉學聲樂的小張很快就入門了。為了繼續提高,小張從去年10月就獨自來天津拜師學藝。在這五個月的學藝時間里,小張花銷將近20萬元。“一個月的房租1400元,專業課一個小時700元,‘小三門’一節課是500元……”小張形容自己這條藝考路是“上了賊船下不來”。談到未來,小張說:“或許考上大學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現在我能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當老師。”(記者 劉曉艷 攝影記者 姜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