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民族音樂概論 考試時間:3小時
考題:
(一) 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漢代的“相和歌”、唐代的“____”、明清時期的“____”,是我國歷史上幾種重要的民歌藝術形式。
2、號子對于人們的生活具有_____ 和_____兩種功用。
3、山歌是產生于山野勞動生活中,聲調高亢、嘹亮,節奏_______,重于
_____的山野歌曲。
4、研究民歌節拍,主要應抓住節拍規律的嚴謹度、____________度和______________度三個要點。
5、明代戲曲四大聲腔指的是:浙江的誨鹽腔和余姚腔、江西的____腔、江蘇的____腔。
6、世界上有三種古老的戲劇文化:一是希臘的喜劇和悲劇,二是印度的___劇,三是中國的___曲。
7、唐代出現了“____”和“____”兩種說唱形式,標志著曲藝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已經形成。
8、曲藝音樂是在民歌的基礎上衍變發展起來的,具有____性和____性,能說能唱,似說似唱,風格獨特的音樂體裁。
9、傳統琵琶曲,根據表現的不同手法特點和格調,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三類。
10、西周時期,我國出現了最早的樂器分類法,當時人們按照___________將樂器分為八大類,稱為“八音”分類法。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v”,錯的打“x”。每題1分,共8分)
1、說唱音樂是以抒情為主的一種音樂體裁。( )
2、宋代以前我國民間器樂的發展主要受聲樂演唱和歌舞的影響;宋代以后,特別是明、清時期,民間器樂主要受戲曲、說唱音樂及民間小調的影響。( )
3、使二胡這件樂器由民間狀態走向專業的道路,是華彥鈞(阿炳)的功勞。( )
4、“漢樂府”是西漢時期建立的音樂機構,收集民間歌謠是它的重要工作。( )
5、“花兒”是流行于甘肅、寧夏、青海一帶的民歌歌種。( )
6、“爬山調”曲調的體裁形式有說唱和小調兩類。( )
7、說唱音樂的主要部分是過板音樂,它是描繪情節和環境,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