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白城師范學院坐落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匯地帶素有“鶴鄉”之稱的白城市。學校始建于1958年。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不渝秉承“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風,確立頂層的引領地位,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樹立科研的支撐地位,注重人才的關鍵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管理的服務地位,科學謀劃、真抓實干,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本科教學體系逐步完備,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現代化大學建設穩步推進,辦學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辦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社會影響力和辦學聲譽顯著提升,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年學校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8年以優良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學校成為吉林省第一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高校,也是全國高校中為數不多的獲此殊榮的單位;2012年又榮獲省級精神文明建設最高獎項——“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成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2年10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新校區,圓滿完成“東遷西建”任務,實現了幾代師院人的夢想,全面開啟了學校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目前,學校校園占地面積81.2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5.5萬平方米。資產總值6.7億元。設有22個學院(教學部),44個本科專業,其中師范專業22個,非師范專業22個,涵蓋了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生源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與馬來西亞、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開辦了少數民族預科班。現有專任教師650人,其中,有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2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401人,5支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建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特色專業6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高校創新團隊1支,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個,省級高等師范教育研究基地1個。近五年來,教師共承擔省(部)級及以上教科研課題200余項。學生的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系列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屢獲殊榮。
建校半個世紀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功能,培養出了CCTV2013年“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報道的首位教師——楊富生式的基礎教育合格師資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6萬余名,被譽為吉林西部基礎教育“教師的搖籃”、 黨政干部的“黃埔軍校”、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撐力量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育基地”。
在未來的發展中,白城師范學院將一如既往地秉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以“立足西部、凝練特色;強化內涵、提高質量;穩定規模、提升層次;深化改革、科學發展”為工作方針,重點實施“人才強校”和“科研興校”戰略,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育人質量和辦學水平為重點,以建設幸福美麗新校區為己任,以建設吉林西部一流人才培育基地和實現“申碩”為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國際有合作、國內有影響、省內創一流、辦學有特色”的綜合性大學。
為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全面發展,對在校讀書期間為學校做出貢獻或在參加國家、省組織的大學生活動取得較好成績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特殊獎勵;為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努力進取、促進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并結合我校實際,實行優秀獎學金制度。具體獎項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吉林省政府獎學金、院長獎學金、白城移動獎學金、白城郵政獎學金、金輝律師事務所獎學金、專業獎學金等。
音 樂 學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新型的音樂師資,并為其成為音樂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打好基礎,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建立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掌握多項音樂技能,具有一定音樂表演和音樂創作能力,既能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又能從事音樂活動策劃和組織工作,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