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影視文學:隸屬影視傳媒系。本專業為適應電視、電影的發展趨勢,融匯影視學、文藝學、傳播學、美學、寫作、公關等學科,旨在為各類電視臺、報刊雜志、文化傳播公司、網絡公司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電教中心等培養編導、編輯、策劃、文案、攝影、攝像、制作等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影視藝術概論、影視史、文學與影視寫作、傳播學、視聽語言、專業英語、多媒體圖形圖像制作、影視聲音與制作、非線性編輯、影視編導、電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影片分析等。
攝影:隸屬廣告學系。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當代攝影文化理念和相關理論基礎、熟知傳統及數碼攝影專業知識并具備商業攝影和藝術攝影管理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可進入各種與視覺文化、影像傳播和教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成為新聞報業的攝影記者、各類雜志和出版單位的攝影師或圖片編輯、廣告公司和大型企業的專職攝影師、攝影畫廊或圖片庫的從業人員,也能在網絡等新型傳播媒體中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空間。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基礎攝影、經典視覺藝術欣賞、傳播學、數碼攝影技巧、數字影像處理、攝像與影視制作、營銷傳播研究、商業廣告攝影、商業人像攝影、攝影發展史、當代攝影現象研究、傳統黑白暗房、現代專題攝影、攝影觀察藝術、攝影創作實踐等。
數理學院
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下設:數學系、物理系、教育技術系、數字傳媒藝術系、數字傳媒藝術中心和計算中心等六個面向專業和全校的教學和技術服務單位;設有數學研究所、動力系統研究中心、數學認知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機構;擁有上海高校計算科學E-研究院、科學計算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配有高性能科學計算機群系統)、上海市星系與宇宙半解析研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器件校級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平臺;建有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含11個實驗室)以及多個用于物理專業和公共大學物理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驗室。現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和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數學)、7個碩士點、7個本科專業。
學院通過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具有一支較高學術水平、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敢于創新并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學和研究隊伍。數學與物理學科有教授22人(含5位二級教授),數學學科有博士生導師13人,物理學科有上海市“東方學者”講座教授1人。多位教授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和專家,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學院近180位教職工中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78人, 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85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已占全體教師的近60%。在校本科學生1300多名,各類研究生460多名。
近五年來,學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近50項、部委和上海市級科研項目和人才計劃項目近30項、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40余項。每年在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源期刊論文120篇左右。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中國電視“金鷹獎”三等獎1項、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十優”獎1項。學院與美國、英國、德國、斯洛文尼亞、日本、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每年來學院訪問和講學的國內外著名學者超過60余人次,學院教師出訪達30余人次。學院教師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專著與教材多部。
專業簡介
數字媒體藝術:本專業依托上海師范大學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及人文環境,拓展“技術+藝術”的辦學特色,注重實際技能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旨在培養中國數字傳媒領域優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IT技術、藝術與美學、平面設計、Flash和三維動畫、微視頻編創、從而掌握數字技術在新媒體藝術領域和移動多媒體藝術領域中的應用原理、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并通過系統的創作訓練,獲得實踐經驗,可在全國媒體行業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平面數字媒體、動態媒體藝術、影視特效制作等工作。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視覺傳達基礎、設計與美學基礎、數碼攝影與圖象技術、數字畫面藝術、數字圖形設計、平面動畫、三維動畫、攝錄像藝術、錄音與音響藝術、影視編輯藝術、影視特效、微視頻編創、網絡與通信技術基礎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