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西南石油大學于1958年建校,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F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石油主干學科專業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學校現有18個教學學院(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和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有55個本科專業,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 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有3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76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800余人,碩士研究生3100余人,博士研究生565人,外國留學生8人。另外有在職的工程碩士研究生700余人,
學,F有教職工2246人,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00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82人。專任教師1419人,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0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45人,博士生導師8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9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8人,省部優秀教師8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7人次,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7人。
學校建有成都、南充兩大校區,校園總面積3000余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近2.5萬臺件,總價值3.1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93萬冊、電子圖書35000GB。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建校50多年來,學校堅持以不斷提高育人質量為核心,以不斷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富有特色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根本保證,各項工作蒸蒸日上。2001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結論為“優秀”。2008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再次被評為“優秀”。
學校畢業生思想素質好、團隊精神強,基礎扎實、勇于創新、上手快、后勁足、業績突出,受到用人單位廣泛贊譽,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4%左右。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近9.5萬名畢業生,他們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專家、教授、學者,一大批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優秀企業家和各條戰線的技術和管理骨干。
今日的西南石油大學將繼續秉承“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弘揚“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的精神,踐行“明德篤志,博學創新”的校訓,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學術興校,突出特色,科學發展”的“二次創業”發展戰略,力爭一流,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的多科性研究教學型大學。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