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公辦),前身是上海謝晉-恒通明星學校。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培養新時期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服務意識的高素質影視人才為特色的藝術類學院。學院有《戲劇戲曲學》碩士專業,招收“戲劇影視文化”、“表演研究”、“藝術主持”、“廣播電視編導”四個方向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術型)以及《廣播電視》專業“廣播電視編導”方向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MFA)。學院以培養新時期優秀的影視人才為目標,兼顧到影視藝術中的表、編、攝、錄、播各個環節,逐步完善專業設置。現有全日制本科專業4個: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動畫,全日制本科學生近700人。學院采用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配備模式,建設起以專家型教師、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為主體的師資梯隊。現有專兼職教職工85人,其中專職正副教授11人,兼職正副教授38人。學院現已成立了全國高校第一個經過中視協批準的紀錄片創作基地,并成為了上海市唯一的大學生影視藝術實踐基地。“廣播影視新傳媒”已經納入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表演專業課程、藝術語言表達課程、影視藝術概論課程已成為上海市教委的重點課程。
學院面向全國部分省市招生,至今已經畢業了多屆學生,他們中大部分都已活躍在影視界、戲劇舞臺和各大媒體等,如趙薇、范冰冰、晉松、陳彥妃(陳彥)、范雨林、嚴寬、郭京飛、任山、賈青、楊婷婷、朱莉葉、方齡(方玲)、曲尼次仁、金于宸、管藝、李京澤(李鑫)、劉小微、李解、劉鈞、岳鼎、牟鳳彬、陳婷、曹議文、沙柏寧、韓秀一、邵詣、劉藝、沈方忞、張瑞涵、李帥、雷雷、張天樂、李悠、路璐、陳嵩等。學生們在國內外的各大文藝活動中嶄露頭角,在2007年首屆、2009年第二屆、2011年第三屆上海大學生影像大賽暨廣播影視論壇中,65%的獲獎作品都出自我院。
學院繼承著名電影導演謝晉院長的遺志,旨在創辦一個全新觀念的影視學院,培養一批廣播影視新星,并就中國廣播影視教育如何更好更快地培養優秀人才,探索一條新的途徑。學院依托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及人文環境,發揚原謝晉—恒通明星學校的辦學傳統,繼續拓展“密集型訓練、高起點教學、全方位培養、實踐中提高”的辦學特色,結合中外廣播影視教育的經驗,注重實際表演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藝術修養、表演、主持實踐和技能訓練,影視編導和制作、影視動畫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在學期間將重點組織和推薦學生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院根據 “厚基礎、重實踐、國際化”的培養模式改革為抓手,根據本學院的實際情況,有目標、有步驟地推進本科教學、教學管理和國際高等教育的接軌與并軌發展。2011年10月,學院與美國紐約電影學院簽訂了“3+2”本碩連讀學位合作培養項目,國際化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10年3月與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正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和交換學生項目。2011年5月、10月與美國東斯特斯堡大學的藝術與科學學院簽訂合作意向書、交換生合作項目。2011年11月學院與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藝術創意學院正式簽署了“3+1+1”本碩連讀合作協議。在緊接著的國際化發展計劃中,學院將與法國、韓國等國的高校洽談合作意向。
一、專業簡介
表演:該專業設戲劇影視表演、表演師資(通過一年的學習后進行分班)二個培養方向。培養學生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培養具有豐富文化藝術知識和道德修養的與時俱進的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及大、中專等院校的表演教師。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開設的主要課程:表演、臺詞、形體、舞蹈、聲樂、戲劇影視實習、戲劇史、電影史、美學、藝術概論、影視劇名著賞析、心理學、教育學等。至今已有一批畢業生在全國各類藝術院校中承擔藝術教學工作。
播音與主持藝術:培養學生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培養具有深厚文化藝術知識及較高造詣的藝術主持、播音人才。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開設的主要課程:語音與發聲、語言表達、藝術語言表達與表現、主持藝術概論、自選節目讀解、口才言語組織、演播空間處理、電視節目主持與創作、廣播電視藝術與研究、中國語言文學、新聞采寫基礎、表演、形體、聲樂、藝術概論、藝術欣賞、電視音樂音響、數字化影視制作、雙語播音與主持等。另設英語特長生2名(詳見各欄要求)。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