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簡介
內蒙古民族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學校創建于1958年,于2000年6月按照自治區高等學校布局結構調整,由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組建,學校直屬于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是自治區政府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民委和自治區政府共建的一所綜合性民族大學。
學校總面積236.6萬平方米(3,549畝),其中,教學占地面積91.1萬平方米(1,366.5畝),校舍建筑面積352782.99平方米(不含市圖書館為343,447.84㎡)。現有教職工1,769人,專任教師1,045人,其中正副教授566人;具有碩博以上學位教師718人。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20,589人,碩士研究生701人,留學生336人,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21,176人。五十多年來,學校累計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人才14萬多人
學校設政法與歷史學院、蒙古學學院、文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27個教學單位;設圖書館、分析測試中心、學報編輯部等8個教學教輔單位;設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牙克石林業總醫院)2個附屬單位。學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爾沁文化研究所、計算物理研究所、蒙醫藥研究所等18個校級研究所。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3個,職業技術教育專業7個,涵蓋了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經濟10個學科門類;1個蒙藥學博士學位點,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有自治區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重點培育實驗室1個、自治區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自治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科爾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1個,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內蒙古東部經濟歷史文化研究基地1個,有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3個省部級重點培育學科,13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3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另外,學校還設有77個基礎實驗室,有6個版本的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社會科學漢文版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學校已與遼寧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6所國內高校和日本酪農學院大學、日本作新學院大學、日本上越教育大學、蒙古國國立大學、蒙古國衛生科技大學和韓國又松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愛爾蘭格里菲斯學院等10余所國外院校開展了合作辦學,已經選送了400余名學生到國外合作院校交流培養。
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人,依法治校;轉變教育思想,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奮發圖強、艱苦奮斗,推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為實現"整體辦學水平跨入全區高校先進行列,部分學科達到區內外領先水平"的目標進行著不懈努力。
報 名 須 知
一、招生對象
1、各類成人高等學校主要招收在職職工、從業人員和社會青年。其中,醫學門類各專業招收已取得衛生類執業資格的在職人員;
2、免試招收戶口在我區具有普通高職(專科)畢業學歷的退役士兵,以及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項目服務期滿并考核合格的人員;
二、報名時間
2012年8月25日至2012年9月5日15時30分止(節假日不休息),逾期不予受理。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