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冬健,1954年12月出生在南昌市石頭街,目前定居在香港。1969年,他小學畢業被分配到南昌星火汽車制造廠當一名燒火工人。龔冬健說,他參加工作時年僅15歲,是一名底層的工人。早上四、五點鐘就得起床開爐生火,晚上八、九點鐘以后才能下班。1970年6月的一天,他從廚房端一盆做好了的豆腐到食堂賣,不小心摔了一跤,滾燙的豆腐從脖子傾倒到前胸,為此在醫院住了3個月的院,同時身上也留下了永久的傷疤。這些經歷,令他內心深處產生離開現有工作崗位的強烈愿望。
龔冬健傷好出院后,被調到南昌另外一家工廠,并參加了“毛澤東思想教育宣傳團”,學習吹小號。有一副好嗓子的他,還能把當時一些流傳的歌唱得有模有樣,他突出的音樂天賦被省歌舞劇團的龔念華發現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龔念華把他推薦到省歌舞劇團深造。1980年,龔冬健在盛鳳麟等眾多江西音樂界老師的幫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并踏進了中央歌舞劇院的大門。
1987年,沒有外語基礎的龔冬健,參加一場國際古典音樂比賽表現突出,被世界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尼古拉所欣賞,事后尼古拉將龔冬健帶到了美國最高音樂學校學習。這個學習機會,龔冬健倍加珍惜,從零開始學習外語,學習以前從未觸及的外國古典音樂。工夫不負有心人,1990年龔冬健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家文憑。虛心總是令人進步,龔冬健就是這樣的人,在演藝中不斷深造,1992年又畢業于美國新澤西國際歌劇中心。
這時的龔冬健,經常與世界著名歌劇院合作演出,多次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大獎。他的歌劇包括在維也納演出《藝術家生涯》中的科林;與德國柏林歌劇院、西雅圖歌劇院和科隆歌劇院合作演出《阿伊達》中的拉姆菲斯;與尼斯歌劇院合作演出《西西里晚禱》中的普羅契達等等。龔冬健在譚盾的《馬可·波羅》中塑造了庫布拉·可罕這一角色的特性;他還參與了這個作品的錄音,并在慕尼黑、阿姆斯特丹、都靈、東京和倫敦等地演唱了這部歌劇。
自2007年來,他相繼在我國著名作曲家譚盾、瞿小松、郭文景、蘇聰等人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并在世界各大藝術節和歌劇院演出,為我國作曲家的現代歌劇作品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貢獻。他的保留劇目包括了要求極高的威爾第的角色和莫扎特、羅西尼的歌劇等。他的演出因其“將聲音、清晰的吐詞和熾熱的情感” 而引人注目。
如今,龔冬健在西方演唱了50余部歌劇,其才華出眾,具有廣泛音域和力量的男低音,是現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歌唱家。同時,他培養的一批學生,如肖瑪等,在國際歌劇舞臺上已經頗具名氣。(江西日報/鐘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