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基礎》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634)
一、考核要求
本課程主要考核學生對音樂的基本理論,如基本樂理、和聲學、作品分析等問題的理解與認識的能力,檢查學生在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音樂的判斷與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領學生實事求是地、按照音樂的基本規律和自身特征,對音樂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核評價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點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對教材中介紹的一般性知識、方法等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個說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對所要求的內容要能夠做到運用較為靈活,對涉及到的相關理論和方法能夠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點掌握是指對所要求的內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夠熟練運用,諳熟于胸。
三、考核內容
第一部分:基本樂理
第一章:音及音高第一節:音第二節:樂音體系 音列 音級第三節:音的分組第四節:音域及音區第二章:音律第一節:十二平均律第二節:五度相生律第三節:純律第四節: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變化半音和變化全音第五節:等音第三章:記譜法第一節:音符與休止符第二節:五線譜第三節:音符與休止符的寫法第四節:譜號第五節:增長音值的補充記號第六節:變音記號第七節:省略記號第八節:調式總論第四章:調式總論第一節:調式 音階 調 調性第二節:調式音級及其關系第四節:調式的多樣性及其在音樂中的表現意義第五章: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第一節:五音調式第二節:同主音調 五種五聲調式的比較第三節:五聲調式音級的特性第四節:六聲調式第五節:七聲調式第六節: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音級的名稱和標記第七節:同宮系統各調第八節:包含升號的調 包含降號的調 調的五度循環第九節: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第六章:大調式和小調式 作品中調的明確法第一節:大調式第二節:小調式第三節:大小調式音級的標記和名稱第四節:大小調式音級的特性第五節:大調各調 關系大小調 小調各調第六節:同主音大小調 大小調的比較第七節:各類大小調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第八節:特種自然大小調第九節:作品中調的明確法第七章:音程第一節:音程 旋律音程 和聲音程第二節:音程的級數和音數第三節: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第四節:單音程與復音程第五節:音程的轉位 第六節:構成和識別音程的方法第七節:等音程第八節: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第九節:穩定音程與不穩定音程第十節:調式中的音程第十一節:不協和音程的解決第十二節:音程在音樂中的應用及其表現特性第八章:和弦第一節:和弦第二節:三和弦第三節:七和弦第四節:原位和弦及轉位和弦第五節:構成和識別和弦的方法第六節:等和弦第九章:節奏 節拍第一節:節奏 節奏型第二節:節奏劃分的特殊形式第三節:重音 節拍 拍子 小節第四節:切分音第五節:單節拍和單拍子 單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 第六節:復節拍和復拍子 強拍與次強拍 復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第七節:混合復節拍及混合復拍子 混合復拍子中的音值組合法第八節:變換節拍和變換拍子第九節:交錯節拍 自由節拍 1/4拍子 板眼及板眼符號第十節:聲樂曲中的音值組合法及組合法中的例外情況第十一節:節奏、節拍在音樂中的表現中的意義第十章:音樂的速度與力度第一節:速度的標記第二節: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第三節:力度標記第四節:力度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第十一章:轉調及交替調式第一節:轉調的總概念第二節:轉調在音樂表現中的意義第三節:轉調的類別第四節:調的關系第五節:交替調式第十二章:調式變音與半音階第一節 調式變音第二節:半音階第十三章:移調第一節:移調的應用第二節:移調的方法第十四章:裝飾音第一節:倚音第二節:波音第三節:回音第四節:顫音第十五章:關于旋律的知識第一節:旋律第二節:旋律發展的幾種方法第三節:旋律進行的方向 旋律的高潮第四節:旋律的分段第五節:樂曲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