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舞蹈專業是全省大專院校中第一個創辦音樂與舞蹈結合的復合型專業,始建于1997年,現全日制學生400余人。10余年來,在師資水平、辦學規模、人才培養等方面迅速發展已經擁有了一支愛崗敬業、較強責任心和事業心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全國、省音樂、舞蹈家協會會員23人,還聘請了中國著名作曲家羅念一等知名人士為客座教授。該系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省級精品課程《羌族民間舞蹈教程》和校級精品課程《藏族民間舞蹈教程》等科研工作。該系教師先后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教學設備現有教學及演示鋼琴60余臺,電子鋼琴41臺,小提琴、手風琴、揚琴、琵琶、古箏、二胡等樂器各30余件,總價值30余萬元的各類演出服裝、道具。近年來,該系師生參加國家級、省級比賽和演出數百場,2008年該系部分學生參加了奧運會開幕式演出;2009年春節該系受香港旅游局邀請赴香港參加“亞洲旅游文化藝術節”大型文藝匯演;同年6月受邀赴北京參加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舞蹈專場演出。 2006年學校以該系為主體建立了“阿壩師專九寨神韻藝術團”,特聘中國著名藏族青年歌手容中爾甲為藝術團顧問,該藝術團是音樂舞蹈系產、學、研結合的實驗基地,是教師創新的平臺、學生鍛煉的舞臺、學校展示的窗口。數十年來,該系在教學、科研、創作、表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為止已為社會企業事業單位、省市歌舞團、文化文藝團體等培養和輸送了近千名德才兼備的藝術人才。
音樂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系統掌握音樂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有較強的審美感和創造性思維,能夠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舞蹈教育、表演、文藝創作,并進行一定的群眾性文藝普及活動及輔導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基本樂理、聲樂、鋼琴、視唱練耳、和聲、音樂欣賞、中外音樂史、合唱與指揮、鋼琴即興配奏、歌曲作法、曲式基礎、器樂選修、電腦音樂制作、小型管弦樂隊配器、形體與舞蹈等。
就業方向: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教育、創作、研究、管理等工作。
音樂教育(含舞蹈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系統掌握音樂、舞蹈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有較強的審美感和創造性思維,能夠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舞蹈教育、表演、編導及群眾性文化藝術普及活動及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基本樂理、聲樂、鋼琴、視唱練耳、和聲、音樂欣賞、中外音樂史、合唱與指揮、鋼琴即興配奏、芭蕾級中國古典舞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編導、現代舞、舞蹈作品排練、舞蹈概論等。
就業方向: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舞蹈教育、創作、研究、管理等工作。
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旨在培養具有良好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具備從事音樂表演職業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較好掌握音樂表演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舞臺藝術的表演、組織和藝術教育能力,培養一專多能的有較高職業綜合素質的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中外音樂史、視唱練耳、樂理、形體、鋼琴基礎、音樂欣賞、和聲基礎與鋼琴伴奏、藝術概論、電腦音樂制作、聲樂演唱、合唱(奏)與排練、器樂演奏、歌唱語言的訓練與表達、聲樂伴奏等。
就業方向:相關事業單位、基層、社區、藝術團體、職業學校、社會音樂培訓機構從事相關音樂藝術工作。
舞蹈表演
培養目標:培養舞蹈專業基礎寬厚,文化素養全面,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專業團體、學校及青少年宮、藝術(文化)館等單位從事舞蹈表演、編導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芭蕾舞基本功及中國古典舞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編導、現代舞、素質、技巧課(毯子功)、舞蹈作品排練、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論、大型晚會舞蹈編導策劃、中外舞蹈賞析、中國舞考級(1-2)、樂理、舞蹈音樂視唱等。
就業方向: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舞蹈教育、創作、研究、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