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元,抒情男高音,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聲樂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
1990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音樂系,師從系主任閆國宜教授。
1995年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聲樂,師從王秉銳教授。
1996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班學習,師從周圍博士、趙登營教授。同時,跟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糜若如先生學習民族聲樂。在京學習期間還受益于黎信昌、郭淑珍、李維勃、吳其輝、李雙江、葉佩英、黑海濤教授等。
2001年考入上海國際歌劇大師班學習,受益于來自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12位歌劇大師。
教學特點:
經過二十年的潛心演唱和悉心教學,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不同聲部、不同唱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新穎獨特、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著鮮明的教學特色:集眾家之長,寓教于學;教學方法簡單明了,直接了當,立竿見影;教學語言幽默易懂,舉例形象,示范準確貼切,見效快,成績顯著。
獲獎情況:
2003年榮獲中國政府“金號獎”全國十佳歌手獎。
1998年榮獲第七屆全國城市職工歌手大賽美聲組一等獎。
2000年榮獲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專業美聲組銀屏獎。
2002榮獲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廣西選拔賽專業美聲組一等獎。
2003年榮獲“甲天下”廣西電視歌手大獎賽專業組一等獎。
1998年榮獲第五屆海南省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專業美聲組一等獎。
2000年論文《好學深思、博觀約取》獲首屆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
2003年論文《談高校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榮獲第三屆廣西高校教育科學論文評選二等獎。
2006年論文《談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榮獲廣西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二等獎。
2006年榮獲2006年度中國優秀特長生推選活動優秀指導老師獎。
2010年榮獲第二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并多次參加國內各種大型演出,深受好評。
教學成果:
近十年來,所教學生在國內外各種聲樂比賽中獲獎達80多人次,(其中,龔亮華榮獲2010年“klassik Mania”維也納國際聲樂比賽 一等獎;劉明華獲全國中師、幼師、高職青年教師聲樂比賽一等獎,第十二屆全國城市歌手大獎賽美聲銅獎;黃恕榮獲第二屆廣西音樂金鐘獎聲樂表演獎等等)。
2002年成功舉辦劉世亮、蔣開進畢業音樂會。
2004年成功舉辦“超越夢想”師生演唱會。
2004年成功舉辦黃恕畢業獨唱音樂會。
2005年成功舉辦龔亮華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8年成功舉辦涂慧、陸芝華畢業音樂會。
2010年成功舉辦梁清暉畢業獨唱音樂會。
另外,每年舉辦兩場教學觀摩音樂會。
科學研究:
著有《解讀“原生態”民歌 培養新型民族特色歌手》、《聲樂教學與嗓音醫學滲透交叉的少數民族特色歌手培養研究》、《論如何獲得聲音的高位置》、、《民族聲樂的繼承、借鑒與教學》、《聲樂教學的三大法寶:注意、審美和創新》等多篇學術論文。
2008年5月,在《藝術探索》(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論聲樂教學中朗誦與歌唱的辯證關系》。
2008年6月,在《教育與職業》(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淺析高校聲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2008年11月,在《作家》(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聲樂的藝術美鑒賞》。
2009年8月,在《飛天》(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論聲樂教育中的良好心態與情感》。
2011年5月,在《作家》(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從央視青歌賽原生態唱法看原生態民歌》。
2009年10月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課題《廣西民歌傳承人保護機制與方法研究》子課題《保持廣西本土民歌演唱風格的聲樂教學研究》。
2009年參與廣西教育廳教改項目《廣西少數民族聲樂表演的多向性研究》課題的研究。
2009年5月主持校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聲樂教學與嗓音醫學滲透交叉的少數民族特色歌手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的研究。
2009年7月主持廣西藝術學院大型藝術創作項目:《聲樂創作作品大型音樂會》。
2011年9月主持院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專業重唱、對唱教學模式的構思與實踐》。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