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炳元,男,1958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遼寧人。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一級作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歷任陜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作曲、副團長,2005年起任陜西省樂團團長。現任陜西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陜西愛樂樂團(原陜西省樂團) 團長。擔任的社會職務有: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屆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被評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作為陜西省著名作曲家,音樂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崔炳元的作品涉及交響樂、室內樂、戲劇、影視、儀式等多種體裁與題材,在近30年的創作中,共有200多部作品。
崔炳元創作的交響組曲《大唐》自2005年春節以來,在西安大雁塔北廣場已播出3000多次,成為西安標志性音樂,2008年12月,《大唐》與他創作的管弦樂《九曲秧歌黃河陣》、弦樂合奏《蘭花花》一同在國家大劇院秋季音樂會上演出,獲得巨大的成功。管弦樂《九曲秧歌黃河陣》2010年1月31日由捷克愛樂樂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獲中外聽眾好評。為公祭軒轅黃帝所創作的《軒轅黃帝頌》自2004年以來,被省政府指定為每年必用的祭祀音樂,被網友們稱為“伶倫的《咸池》”、“東方的圣詠”。他還為紀念炎帝、舜帝、倉頡等重大活動作曲,均獲得好評。崔炳元創作的《紅火火》等許多音樂作品分別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天津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等上演。他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的“暖場”演出《天地社火》創作了極具陜西味道的《秦腔吼起來》,是奧組委在參演的30多個節目中唯一沒有提出修改意見的曲目,這首作品應邀于2009年8月在英國愛丁堡軍樂節上代表中國演出,獲得了西方媒體的好評。他撰寫的論文《關于三份德格印經院的藏傳佛教樂譜》分別發表在《中國音樂》、《西藏藝術》等刊物。他編著的《唱給你我他》(15萬字),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成為普及音樂常識,增加音樂修養的優秀讀物。他還為大家所熟悉的電視劇《龍年檔案》、《雙槍老太婆》以及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熱血兵團》、電影《犬王》、《家在遠方》等創作音樂。
作為專家型的管理者,崔炳元在領導崗位上熱情而又嚴謹的工作作風,受到了樂團演職人員的廣泛好評。對于經營,他實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在增加演出場次的同時,也增加了演職人員的收入,增加積累,為改善演出條件、更換樂器等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他善于構筑平臺,給年輕的音樂人才提供培訓、表演的機會,為樂團舉辦各類音樂會提供了人才儲備。他積極與社會各界合作,開展與音樂有關的各種活動,帶領樂團完成了近200場各種音樂會、講座輔導、教學、制作音樂專輯等。使樂團班子團結、人心整齊、運營順暢、工作落實,出色完成了省委宣傳部等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
崔炳元主要作品
鋼琴組曲《川西高原素描》(西藏素描)全國第四屆音樂比賽獲獎作品,文化部八九年全國鋼琴比賽指定中國作品之一,著名鋼琴家鮑蕙蕎、李民鐸(美國)分別錄制CD 唱片。
阮族室內樂《阮魂Ⅰ、Ⅱ》由中央音樂學院阮族室內樂團演奏、錄制CD出版發行,獲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作品演奏比賽三等獎。
音樂散文詩《讀杏壇》(為山東電視臺專題片《孔子》而作)。
英國管與小樂隊《女神》(獲中國城市電視臺MTV大賽創作金獎)。
交響詩《炎黃頌》獲陜西省第二屆交響樂比賽創作一等獎。
交響音畫《敦煌舞韻》應總政歌舞團之約而創作。
交響詩《背山的人》獲全軍第五屆匯演創作一等獎。
交響詩《拓荒人》獲全軍第六屆文藝匯演創作一等獎。
銅管樂合奏《黃河瀑布進行曲》參加首屆北京國際銅管藝術節。
交響組曲《大唐》為大雁塔北廣場大型音樂噴泉而作,自2005年春節以來已播出3000余次,并由中國愛樂樂團、浙江交響樂團、四川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分別在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地上演。
管弦樂《九曲秧歌黃河陣》(應邀為2008“上海之春”而作,由上海愛樂樂團首演,同年,由陜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上演,2010年春節,由捷克愛樂樂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