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首曲子的來歷,還有一段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塔蒂尼經常夢想學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于是有一次在夢中向魔鬼出賣了靈魂,用來交換琴技,于是魔鬼給他演奏了一段優美的曲子。夢醒之后,塔蒂尼憑記憶把這首曲子記了下來,便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優美而又極具難度的顫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顫音》。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說,塔蒂尼在夢中為樂隊招聘小提琴手,魔鬼來應聘,要求以靈魂為報酬,塔蒂尼要考他,他就給塔蒂尼拉了一首曲子。不管是哪個說法也不管起真假,都給這首曲子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也很有意思地解釋了曲子名字的來由。
《魔鬼的顫音》是一首小提琴奏鳴曲,g小調,分為3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慢板,演奏速度很慢。小提琴的旋律充滿哀傷,有點幽怨,幾個較強較長的音甚至有點哭訴的味道,協奏的樂隊(或鋼琴)旋律相近,在背后“煽風點火”,這一樂章基本沒出現顫音。
第二樂章是快板。一開始便是幾個強音,頗有氣勢,接著旋律便川流不息的進行下去,表現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銳氣。同時開始了大膽的動機跳躍,獨奏小提琴時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躍,時而強奏,時而悠揚婉轉,顯得千姿百態。這一樂章里,顫音不時出現。
第三樂章是慢板。抒情的旋律好像是狂歡后的感嘆,又稍微帶點頹廢。之后便是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進行。慢板莊嚴雄渾,快板生動活躍,小提琴演奏的難度較大,經常演奏雙音。在三個快板段落中還各有一段顫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鋸埖念澮艉驮幃惖男,在協奏樂隊陰暗旋律的襯托下,真的有點魔鬼的感覺。樂章最后是小提琴華彩段,從雙音發展到三個音的和弦和四個音的和弦。在雙音部分,有時上面是顫音有時下面是顫音,充分顯示出華麗的演奏技巧。在抒情上,最后的華彩段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小提琴的頓弓造出哭喊的效果,使人內心為之震動。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