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學校建于1958年。現任黨委書記張波教授,現任校長張伯軍教授。
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師培養中心、吉林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和吉林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肩負全省各類學校的教師培訓任務,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8萬多人,連續6屆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吉林師范大學占地9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現有22個學院,2個教學部,27個研究所,117個實驗室。全校擁有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5億元,固定資產總值7.9億元。圖書館藏書184.66萬冊。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教職工1488人,專任教師1041人(含外聘)。其中,雙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255人,教授、副教授523人。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55個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精品課程19門,省級優秀課程60門,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教研立項128項,省級教育技術成果獎59項。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近百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學校擁有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出版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培養權。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15632人,研究生1588人,留學生226人,成 人教育學生12267人。
“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省(部)、廳局級科研項目80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項目20項,主持國家社科規劃項目6項,國家社科單列學科教育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4項,主持科技部科技人員扶持企業項目3項,主持吉林省科技廳、吉林省社科規劃、教育部科技、人文社科規劃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合計400余項。有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60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200余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0余項。現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 3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2個吉林特色文化研究基地,3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一級學科),覆蓋35個二級學科。
吉林師范大學對外學術交流十分活躍,校際合作廣泛。在國內,與全國各師范大學及部分綜合性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國際上,學校與美、英、澳、俄、日、韓等國家的3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學校成人高等教育自1961年開始以來,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自成人高等教育實行統一考試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學校抓住發展機遇,使成人教育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累計為國家培養本、專科畢業生3萬多人。吉林師范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包括函授和業余兩種辦學形式,共開設本科、專科專業62個,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自辦為主、共同發展”的辦學新思路,學校先后與黑龍江等11個省區的高、中等學校建立了聯合辦學關系,實現了互惠雙贏。 學校成人高等教育擁有一批治學嚴謹、教學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隊伍,形成了一支長期從事成人教育管理的高素質專職管理隊伍。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嚴格管理、質量至上、開拓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以規模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在生源數量和教學質量等方面,一直走在吉林省的前列,為吉林省的教育事業、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一五”期間,吉林師范大學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以教師教育為主,多學科多層次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師范大學”的奮斗目標。展望未來,吉林師范大學將與時俱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為推動力,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強調質量是生命線,努力實現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統一,朝著建設高水平師范大學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