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著名詞作家火華作詞、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馬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它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它是阿拉騰奧勒與著名詞作家火華先生的得意作品。
1975年,來自北京的青年詞作家火華到錫林郭勒大草原開會。會后,火華又到草原深處去采風,美麗迷人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水綠草青、天高云淡,各種爛漫的山花爭相斗艷,如此綺麗的自然風光讓詞作家流連忘返,陶醉不已。創作的激情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火華觸景生情寫出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歌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 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啊,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水青草美我愛她/草原就象綠色的海/氈房就像白蓮花/牧民描繪幸福景/ 春光萬里美如畫。啊,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當阿拉騰奧勒拿到歌詞后,立即被深深地打動了,他覺得這首歌詞把草原一望無際的雄渾、博大和多彩多姿描繪得淋漓盡致,激情在作曲家的胸中涌動,經過反復的醞釀,當時還在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的阿拉騰奧勒將曲子創作完成。
但是,歌曲在完成之后并沒有讓人試唱,而是就此擱置了下來。1978年,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的學生馬志錚找到阿拉騰奧勒,告訴阿拉騰奧勒,自己的老師希望她唱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詢問阿拉騰奧勒有沒有適合她演唱的曲子。于是,阿拉騰奧勒就把三年前創作完成的這首歌給了馬志錚。
不過,真正把這首歌唱紅的卻是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瑪。德德瑪當時是內蒙古歌舞團的獨唱演員,那一年,恰巧是建國30周年,內蒙古自治區正為進京匯演做準備。當德德瑪得到這首歌時很是喜歡,感到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瑯瑯上口。不久,德德瑪隨中央民族歌舞團到廣州演出,當時的主唱由于突然生病不能出場,領導找到德德瑪打算安排原本計劃唱二重唱的德德瑪救場,可德德瑪一出場,臺下的觀眾竟然哄堂大笑。原來,廣東人大都身材小巧,沒有見過北方大塊頭的女歌手。德德瑪緊張得差點兒忘了詞。但當旋律響起,德德瑪唱起這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時,臺下的觀眾一下子就癡迷了,立即抱以最熱烈的掌聲,整個劇院沸騰了!之后,經過廣東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后,《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馬上成為當時最受群眾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也成為了德德瑪的成名曲。
從此,這首歌開始傳遍大江南北,1980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世界優秀歌曲選入選教材,編入《亞太歌曲集》。這首歌也是迄今為止,內蒙古唯一一首被聯合國采用的音樂作品。如今,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每當人們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歌來,收錄這首歌的光盤也成為草原上的人們送給客人最好的贈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已經成為了內蒙古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