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派琴家盧家炳生平
錄入時間:2012/3/9 14:15: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1884年2月正值光緒十年,盧家炳出生于廣州,其字秀石,號醉琴樓主人,祖籍廣東中山,父親為嶺南琴人,外祖李鹿門氏為丹青名手。
1900年16歲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初受父親啟蒙習彈古琴,隨后曾拜容心言為師,間亦得趙夢梅指點,故琴藝大進。
1906年22歲畢業于嶺南大學并留校擔任講師。其時孫文發表《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1919年35歲“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反傳統聲勢愈演愈烈。
1920年36歲在教會學校用英文演講《中國音樂應該在基督教的學校里教授嗎?》
1921年37歲為回應“五.四”時期全盤西化派,梁漱溟發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公開揭橥復興儒學的大旗,拉開現代新儒學的序幕。
1925年—1935年做孫逸仙大學教職人員并兼任幾所中學校長,這些學校包括廣州和新加坡地區。
1928年44歲其時30歲的楊新倫回穗探親并尋訪琴師,前受廣西王少貞啟蒙,后投盧家炳門下學“漁樵問答”、“白雪”等曲。當時廣州已有五羊琴社。盧家炳常與本地琴家談少撫、容心言、陳叔舉、梁老太、周桂菁、招鑒芬、莫尚德、楊新倫等人相過從。
1932年48歲其時熊十力代表作《新唯識論》出版,標志現代新儒學體系的確立。
1934年50歲遠游美洲,并自度第一首琴曲《茅亭賦》。
1936年52歲其時臺灣琴家容天圻(字秋庵號琴禪)出生于福州,客籍中山。
抗戰期間赴澳門教授英文,編寫教科書。
內戰期間與容心言先后移居香港。盧家炳居住在新界屏山大道村“春雨草堂”,并在元朗一些政府學校如:中學和師范任教,同時在新界的英文中學以及書院擔任校長。另外他也是隱居新界的道教點傳師。
1953年69歲在陽春夏日之間創作琴曲三操 :1)“物外神游” 2)“思親操” 3)“黃葉寒蟬”。
1956年72歲創作“月下吟”, 時令冬季。
1957年73歲孟春作琴曲“逍遙游”暮春作“草堂春雨”和“午夜焚修” 。
1959年75歲初秋作“懷圣引”
1961年77歲仲春作“孤鴻”
1962年78歲時容天圻27歲在臺灣師事胡瑩堂習學操縵兼及繪事,此后常與香江琴家盧家炳、容思澤、蔡德允、唐健垣等人魚雁往來。
1964年80歲創辦自己的學校并擔任校長。
1966年82歲為《春雨草堂琴譜》寫自序。秋天創作“月夜醉花陰”。
1967年83歲 仲冬作“飛觴賦”(又名“金婚曲”)
1968年84歲 這年正式退休,遠赴美國羅省加州大學演奏古琴,并以英文講述琴道
1969年85歲《春雨草堂琴譜》油印本刊行。
1970年86歲返回香港后,與本港國樂名家(粵劇界大佬倌)多人共組建“中國古典音樂研究社”,并任社長。國樂名家為?春雨草堂琴譜?作音樂家序。是年秋作“秋夜誦”(又名“月照孤桐”)和“圣廟之音”。用英文著《中國文化》一卷,并著手用英文翻譯《道德經》等著作。
1971年87歲 仲秋創作 “碧云深” “水遠山重” “娛晚景”三操。
1973年89歲初秋創作“云樹滄!
1978年94歲 完成《中國國樂淵源》一文。
1980年96歲容天圻、李銳祖于夏天拜訪“春雨草堂”,盧家炳囑咐容為其琴譜作序,農歷八月容序寫成。是年嶺南派琴家盧家炳先生辭世,享年96歲。其后《春雨草堂琴譜》在香港正式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