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雁塔區文化惠民再提速
錄入時間:2012/3/20 11:33: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考級]
雁塔區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精神,全面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轄區內蓬勃開展的文化活動,功能齊全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建設,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轄區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全方位豐富轄區群眾文化生活
說起雁塔區的文化惠民工作,還是轄區居民的話更有說服力。3月16日,雁塔區2012年文化惠民年啟動儀式在青龍寺遺址公園北廣場拉開帷幕,家住附近的王秀蘭大媽早早就帶著孫子來占位子了,“元宵節我就專門帶孫子來看表演了,今天又是我們區上的文化惠民年開幕儀式,節目好看的很。聽說這個廣場回頭還要建成文化廣場,還會搞更多的活動,住在這里真是有福氣!蓖醮髬岄_心地說。
和王大媽一樣,今年,生活在雁塔區的人們將更多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區內的文化單位,區文化館、區圖書館、區少兒藝術團、區美協、區書協等單位團體都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社會服務和組織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化活動。區圖書館每月定期開展“圖書進萬家流動借閱服務”活動;成立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美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文理學院5支高校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充分發揮駐區高校人才優勢,打造大學生藝術展演品牌;聘請科學健身輔導員利用其藝術特長,深入社區、農村等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和藝術指導活動;舉辦雁塔區第二屆群眾藝術節暨首屆社區群眾藝術節,為老舊社區、農村、廣場以及農民工集中的建筑工地等放映公益電影超過200場次;舉辦“紅五月音樂會”、“樂在農家院”、“夏日激情廣場”等活動。以雁塔區少兒藝術團為龍頭,發展壯大民間藝術團體,年內整合成立雁塔區群眾合唱團、秦腔藝術團、京劇團、歌舞團、交響樂團等,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創作品。全年文化惠民演出超過1000場次,形成區級大型活動年年辦、街道特色活動月月有、社區農村(廣場)文化活動周周樂的文化惠民新格局。
高標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丈八百姓書社的一位讀者深有感慨地說,過去沒事就想打牌,現在沒事就來看書,同樣是休閑,但看書能開眼界,增長見識。經常在社區院子里利用健身器械鍛煉的社區居民們,對近在身邊的健身設施滿意度都非常地高。2010年,雁塔區就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層文體設施全覆蓋。包括百姓書社在內的基層文化活動室,健身路徑器材安裝已經在所有社區、農村全部到位,滿足了全區人民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極大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今年,雁塔區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標準,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要求,加強區、街、社區(村)三級服務網絡建設。全面推進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建成標準化綜合文化站。將在青龍寺遺址公園、明德門城墻遺址建設兩個文化休閑廣場,用3-5年時間打造雁塔標志性文化工程,規劃建設包含文化館、圖書館、全民健身中心、少兒活動中心等各類場館聚集的“雁塔文化廣場”。爭取中省資金新建文化信息基層服務點36個(社區29個、街道7個),積極推進基層文化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提高信息資源共享覆蓋面,2015年底實現全區信息資源共享的全覆蓋。
重創新打造雁塔經濟支柱性產業
雁塔區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東有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等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西有高新區帶動起來的現代休閑娛樂業、動漫創意產業、體育健身業等新興的現代文化產業,中有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高校群,以興善寺、慈恩寺、青龍寺為核心的宗教旅游文化群。
2012年,雁塔區以西安市文化產業發展總體思路為指導,不斷創新發展模式,重點實施資本撬動、板塊推動、街區拉動、項目帶動戰略,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實現歷史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產業強區的轉變。以雁塔美術街、藝術品交易中心為中心,以長安南路為中軸線,加快美院周邊、電視塔周邊和特色街區改造力度,圍繞正在建設的省廣電中心演播大廳和西安音樂學院演藝中心,建立特色藝術街區,形成文化產業聚集帶。重點扶持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嘉匯漢唐書城、雁塔文化新天地、中國唐苑、匣子KTV等20家規;、連鎖化文化企業打造優勢品牌。同時,整合具有文化市場競爭力和潛力的文化企業,引導文化企業的經營方向向大眾文化消費轉移,培育文化消費新熱點。
“十二五”期間,雁塔區文化產業將以大雁塔、電子城、小寨、長延堡四個街辦為重點,以特色文化產業為核心,實施“核心板塊+外圍產業聯動”的發展戰略,整體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實力,確保文化產業增加值每年增長25%以上,提高文化產業占全區GDP的比重,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雁塔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來源:西安日報/記者 許瑾)
(編輯/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