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藝術欣賞 課程代碼:08720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學習目的
一、課程的性質與特點
《藝術欣賞》課程是河北省自學考試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必修課程,是在傳授考生藝術欣賞的基本能力、審美方法和美學等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考生運用藝術欣賞的知識,提高考生對于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而設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
二、學習目的和要求
《藝術欣賞》課程總體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美學基礎,在這部分中,介紹了美的本質與特征、形式美、美感等,這些都是美學理論的基本問題;第二部分為藝術欣賞,此部分通過五種藝術形式,闡述有關建筑藝術、景觀藝術、書法藝術、音樂藝術和影視藝術的不同審美特征,并結合中外優秀作品,在論述有關藝術欣賞的基本理論與知識的同時,對不同藝術形式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本課程要求考生在掌握藝術欣賞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審美特征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建筑、景觀、書法、音樂和影視藝術的欣賞規律和欣賞方法。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系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專業。該專業的課程體系由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以及拓展課程構成,《藝術欣賞》屬于其中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通過藝術知識的傳授,特別是通過作品的賞析,培養考生藝術欣賞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考生的審美素質,從而指導考生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分析美術及藝術作品,為其他專業課程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與本課程相關的專業基礎課程有構成基礎、設計基礎(實踐)、攝影攝像技術應用,他們為學習本課程提供了分析藝術現象的觀點與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技能,這為我們學習藝術欣賞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和知識儲備。同時本課程用大量的藝術實踐、藝術創作、藝術作品給欣賞者以強烈的感性沖擊,從“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覺、美的情趣、美的意識,為隨后的專業核心課程與拓展(選考)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理論基礎,提供了與對多種門類的藝術比較與分析的對象。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
第一章 美的本質與特征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對美的本質與特征的簡單介紹,要求把握美的本質與形態特征;掌握美的四個范疇及其特點;了解美學的研究范圍、美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美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范圍
1.美學研究的對象(一般)
2.美學研究的三大領域(重點)
第二節 美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美學與哲學的關系(次重點)
2.美學與倫理學的關系(一般)
3.美學與心理學的關系(一般)
4.美學與藝術理論的關系(一般)
第三節 關于美的本質問題的代表性觀點
1.美是理念(重點)
2.美是主觀觀念(次重點)
3.美是事物的屬性(一般)
4.美是關系(一般)
5.美是生活(一般)
第四節 關于美的本質的認識
1.人的本質(一般)
2.美的本質(重點)
第五節 美的形態與特征
1.美的三種形態(次重點)
2.三種形態的特征(重點)
第六節 美的基本范疇
1.優美(次重點)
2.崇高(一般)
3.悲劇(一般)
4.喜劇(一般)
第二章 美的形式與形式美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紹美的形式與形式美,要求掌握形式美的感性質料的特點,以及形式美諸法則的含義;了解形式美的特點。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美的形式與形式美的關系
1.美的形式的概念(一般)
2.形式美的特點(重點)
第二節 構成形式美的感性質料
1.色彩(一般)
2.形狀(一般)
3.聲音(一般)
第三節 形式美的法則
1.整齊一律(次重點)
2.對稱均衡(一般)
3.調和對比(一般)
4.節奏韻律(一般)
5.比例勻稱(一般)
6.多樣統一(重點)
第三章 美感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紹美感,要求掌握審美的心理結構;熟悉審美知覺、審美想象、審美理解、審美態度等重要概念;了解審美心理過程。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美感的基本特征
1.美感的直覺性(一般)
2.美感的愉悅性(次重點)
3.美感的非功利性(重點)
第二節 審美心理結構
1.審美心理結構的構成要素(重點)
2.審美感知(重點)
3.審美想象(次重點)
4.審美理解(一般)
5.審美情感(一般)
第三節 審美心理過程
1.審美心理發生的條件
2.審美心理的準備(一般)
3.審美心理的實現(一般)
第四章 美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欣賞經典美術作品,內容涉及美術的含義、美術的起源、美術的分類、美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中外美術史、美術名家名作等方面。要求掌握美術作品的構成要素,重點掌握中外美術名家名作及其風格流派;了解美術領域的基本知識。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美術概述
1.藝術起源的五種學說(重點)
2.美術的功能(重點)
3.美術的基本特征(一般)
4.美術門類的劃分(一般
第二節 美術欣賞常識
1.美術欣賞的意義(次重點)
2.美術欣賞的過程(一般)
第三節 美術作品的構成要素
1.內容與形式(一般)
2.構思和構圖(次重點)
3.空間與筆觸(一般)
4.素材與意境(次重點)
5.節奏與風格(一般)
第四節 中外美術發展及名作欣賞
1.中國美術發展及名作欣賞(重點)
2.西方美術發展及名作欣賞(重點)
第五章 建筑藝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建筑的種類與審美特征,掌握各類建筑風格的特點,了解中外古典建筑藝術,學會鑒賞現代建筑藝術。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建筑的種類與審美特征
1.建筑的種類(重點)
2.建筑藝術的審美特征(次重點)
第二節 中外古典建筑藝術欣賞
1.歐洲古典建筑藝術欣賞(重點)
2.世界其他地域建筑藝術欣賞(一般)
3.中國古典建筑藝術欣賞(重點)
第三節 中外現代建筑藝術欣賞
1.外國現代建筑藝術欣賞(重點)
2.中國現代建筑藝術欣賞(重點)
第六章 景觀藝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景觀的含義、景觀形式的多樣性、景觀藝術的特點及景觀要素欣賞的方法等。能夠根據景觀的感受途徑、觀賞方式,對各類景觀藝術進行分析欣賞。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景觀藝術的特點與審美
1.景觀的含義與分類(重點)
2.景觀美(一般)
3.掌握景觀藝術欣賞(次重點)
第二節 景觀要素欣賞
1.景觀植物欣賞(一般)
2.景觀建筑欣賞(次重點)
3.景觀設施與小品欣賞(次重點)
4.水景欣賞(一般)
5.地面鋪裝欣賞(一般)
第三節 中外景觀藝術賞析舉例
1.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賞析(重點)
2.中國現代景觀藝術賞析(一般)
3.外國景觀藝術賞析(一般)
第七章 書法藝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書法欣賞的規律,掌握書法藝術欣賞的標準和方法,熟悉各類書體的特點。掌握必要的書法技巧。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書法欣賞的規律與方法
1.書法欣賞的規律(次重點)
2.書法欣賞的標準和方法(重點)
第二節 各類書體的特點與欣賞
1.篆書的特點與欣賞(重點)
2.隸書的藝術特點與欣賞(重點)
3.楷書的特點與欣賞(重點)
4.行書的藝術特點與欣賞(重點)
5.草書的藝術特點與欣賞(重點)
第八章 音樂藝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聲樂藝術的體裁和器樂藝術的演奏樂器,了解聲樂藝術的表演形式及器樂藝術體裁;重點掌握音樂藝術的主要特征;了解音樂的起源和音樂的審美培養方法;了解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音樂的起源與類別
1.聲樂藝術(次重點)
2.器樂藝術(次重點)
第二節 音樂藝術的特征
1.音響美和旋律美(重點)
2.抒情美(次重點)
第三節 音樂審美(次重點)
第四節 中外音樂藝術作品欣賞
1.小提琴協奏曲(一般)
2.二胡曲(一般)
3.c小調練習曲(一般)
4.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一般)
5.c小調第五交響曲(一般)
6.《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一般)
第九章 影視藝術欣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起源、特點與類型,掌握電影和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了解一些中外著名影視作品,并對其藝術特征分析與評價。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第一節 電影藝術
1.電影的產生和發展(次重點)
2.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重點)
3.電影的風格及流派(次重點)
4.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一般)
第二節 電視藝術
1.電視的起源于發展(一般)
2.電視藝術的分類與特征(重點)
3.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次重點)
第三節 中外影視作品欣賞(一般)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指定教材
《美學基礎與藝術欣賞》,胡先祥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二、考試內容
本課程考試內容覆蓋到章。
三、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的考試應根據本大綱規定的內容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核要求。
2.每份試卷中,各類考核點所占比例約為:重點65%、次重點25%、一般10%。
3.本課程較合適的題型有名詞解釋、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簡答題、論述題、藝術賞析題等。
4.本課程采用百分制評分,60分合格。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的代表作品是( )。
A.《搗練圖》 B.《天王送子圖》
C.《步輦圖》 D.《游春圖》
2.多項選擇題
中國古代建筑的類型包括( )。
A.城市公共建筑 B.宮殿建筑
C.禮制建筑與詞祀建筑 D.陵墓建筑
E.佛教建筑
3.名詞解釋
審美心理結構
4.簡答題
簡述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
5.論述題
結合生活中對美的認識,試論美的形態及基本特征,并舉例說明。
6.藝術賞析題
對欣賞過的任意一部電影寫出一篇簡練的影評。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2012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