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音樂學(音樂文學)專業是音樂本體與文學、史學、美學、評論學等學科交融的新興本科專業。本測試主要考察考生對音樂基礎理論、音樂歷史常識的掌握及其論文寫作能力、藝術認知能力,鑒定考生是否具備進入高等院校音樂文學專業學習的基本素質。
二、考試形式與時間
筆試,總分2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中途不得退場。
三、考試內容
1.基礎樂理(45%)
(1)音、音高、音律、記譜、音級、全音、半音、音符、休止符等。
(2)音的分組、譜表、音區、音域等。
(3)簡單的律學知識。
(4)節奏與節拍、節奏、節拍種類、音值組合等。
(5)術語與標記:速度記號、力度記號、省略記號、演奏法記號、裝飾音、常用術語等。
(6)音程與和弦:構成與識別音程、單音程與復音程、音程轉位、等音程;三和弦與七和弦的構成與識別、和弦轉位、等和弦等;調式中的音級、音程與和弦。
(7)調式:自然、和聲、旋律大小調;同主音與同音列大小調;五聲性五聲、六聲、七聲調式;特種大小調式(非五聲基礎的七聲調式)。
(8)調式變音、半音階。
(9)移調:常用的音程移調法、增一度移調法。
2.中外音樂史(40%)
《西方音樂通史》第一編 古希臘與古羅馬的音樂成就。第二編 中世紀起止時間及宗教音樂的主要成就。第三編 文藝復興的由來、主要作曲家、音樂流派和事件。第四編 巴羅克時期音樂的主要特點和主要聲樂體裁、器樂體裁;重要音樂大師及其作品。第五編 古典主義音樂的主要特征;古典主義時期的器樂體裁與特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位大師其人、其主要音樂作品以及歷史作用及貢獻。第六編 浪漫主義時期主要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第一章 音樂的起源,夏、商時期古歌與古樂舞。第二章 西周的禮樂和音樂教育;樂舞分類與樂器發展;音樂思想。
第三章 樂府、鼓吹、相和歌、清商樂、百戲;音樂美學思想;樂器與器樂曲。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主要的音樂文化成就;音樂機構與著名音樂家。第五章 宋、元時期的民間音樂的種類、主要特點、演出場所;戲曲音樂與戲劇作家;音樂論著。第六章 明、清概述;戲曲發展及戲劇家;民間歌舞與說唱;本時期的器樂藝術;重要曲譜與律學理論。第七章 中華民國時期概述;傳統音樂、聲樂與聲樂創作、器樂與器樂創作、歌劇音樂、音樂教育。
3.命題寫作(15%)
寫作說明:該論文寫作為評論性文章,應針對所給命題的內容,結合相關的音樂理論和實例進行評述。
要求:論點突出,觀點正確,文筆流暢,具有一定的學術認識,字數不少于800字。
四、參考書目
1.基礎樂理:《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編,人民音樂出版社。《樂理基礎教程》分卷主編 孫從音,上海音樂出版社。
2.中外音樂史知識:《西方音樂通史》于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五、基本試卷結構(僅供參考)
第一部分 基礎樂理(45%)
題型與分值:一、選擇題,15分;二、填空題,15分;三、音的分組,5分;四、節奏與音值,5分;五、音程,8分;六、列寫音階,8分;七、建構和弦,8分;八、移調,6分;九、譯譜,10分;十、用中文寫明術語、記號的意思,10分。
第二部分 中外音樂史知識(40%)
題型與分值:一、填空題,15分;二、選擇題,15分;三、名詞解釋,20分;四、問答題,20分;五、簡述題,10分。
第三部分 命題寫作(15%)
六、2012年測試試題
第二部分 中外音樂史(8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題目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寫在題目后的括號內,多選、選錯均不得分,共15小題,每題1分,共15分)
1.六代樂舞中,反映黃帝時期崇拜天神的樂舞是( )。
A《大武》 B《韶》 C《云門》 D《大夏》
2.我國音樂史上著名的音樂機構“樂府”興盛于( )。
A漢代 B宋朝 C南北朝 D西周
3.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有較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是( )。
A《樂話》 B《樂經》 C《樂記》
D《樂論》
4.琴曲( )的題材內容與聶政刺韓王有關。
A《廣陵散》 B《酒狂》 C《碣石調 幽蘭》 D《胡笳十八拍》
5.1927年劉天華等人編輯出版了國樂改進社的刊物( )。
A音樂研究 B音樂雜志 C新音樂 D音樂教育
6.1915年,( )的鋼琴曲《 和平進行曲 》是目前所見發表最早的中國鋼琴作品。
A 趙元任 B蕭友梅 C賀綠汀 D劉雪庵
7.下列哪個合唱作品是冼星海創作的?( )
A《在太行山上》 B《游擊隊歌》 C《旗正飄飄》 D《海韻》
8.被譽為中國“比較音樂學先驅”的是( )。
A沈心工 B青主 C楊蔭瀏 D王光祈
9.康塔塔是( )。
A 器樂體裁 B復調體裁 C 聲樂體裁 D 舞曲體裁
10.( )的獨幕歌劇《鄉村騎士》確立了真實主義歌劇作為一種風格流派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A貝利尼 B馬斯卡尼 C唐尼采蒂 D羅西尼11.海頓最重要的創作領域是( )。A交響曲 B 協奏曲 C 歌劇 D藝術歌曲
12.合唱《哈利路亞》出自亨德爾的清唱劇( )。
A《以色列人在埃及》 B《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
C《彌賽亞》 D《馬太受難樂》 13.比才最優秀的歌劇作品是( ),它代表著法國喜歌劇的最高成就。 A《茶花女》 B《卡門》 C《魔笛》 D《唐璜》 14.舒伯特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其中( )只有兩個樂章,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
A第九交響曲 B第五交響曲 C第六交響曲 D第八交響曲
15.舒曼在他的《新音樂報》中寫的最后一篇音樂評論中推薦的作曲家是( )。
A勃拉姆斯 B門德爾松 C舒伯特 D韋伯
二、填空題(將答案寫在題目對應的橫線上,共15題,每題1分,共15分)
1.河南舞陽出土的___________,經過科學的測音可以說明我國音階在8000年前已經形成。
2.琴曲《瀟湘水云》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琴家___________,該曲刊印于我國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之中。
3.明清戲曲繼宋元雜劇、南戲之后不斷推陳出新,涌現出眾多的劇種和聲腔,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__。
4.漢代相和歌最初產生于一些民間沒有伴奏的歌謠,即“___________”。
5.隋唐時期“___________”理論的提出建立了我國古代宮調理論中較為完整的體系,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6.黃自創作的___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清唱劇,它的創作對其后這一體裁的創作有重要影響。
7.由文字譜發展為___________是古琴記譜法一個極為重要的革新,這種記譜法一直沿用至今。
8.斯美塔那的作品《我的祖國》的音樂體裁是 。
9.貝多芬的《___________》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物而作,標志著他創作盛期的到來。
10.大約產生于8世紀,為了幫助圣詠的記憶,僧侶們在歌詞的上方寫下一些簡單的記號,這種無固定音高的符號譜被稱為___________。
11.古希臘的弦樂器___________琴,在演奏時常常與阿波羅崇拜聯系。
12.文藝復興時期大約從___________年持續到1650年。
13.圣母院復調主要有兩種風格,即奧爾加農和 。
14.李斯特是 出生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他的音樂活動影響著十九世紀整個歐洲樂壇。
15.18世紀的德國出現了三個重要的音樂流派,其一是___________樂派,代表作曲家是約翰·斯塔米茨。
三、名詞解釋(共5題,每題4分,共20分)
1.《梅花三弄》
2.“八音”
3.喜歌劇
4.意大利牧歌
5.名歌手
四、問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朱載堉的樂律學成就。
2.簡介合唱曲《海韻》。
3.“強力集團”各成員在思想和創作上有何共性?
4.舒伯特藝術歌曲創作的主要特征。
五、簡述題(10分,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楚、300字左右)
蕭友梅在音樂教育方面的貢獻主要有哪些?
第三部分 命題寫作(30分)
題目:藥家鑫一案備受關注,令人詫異的是藥家鑫作為一名音樂學院的學生,做出如此泯滅人性、如此冷酷的事,讓許多人質疑中國教育。藥家鑫說:“從小到大,我的生活幾乎除了學習以外就是練琴,媽媽陪我練琴,小的時候每周練琴,為了練琴,媽媽都會打我,或者拿皮帶抽我……”。許多人認為藥家鑫學習鋼琴,跟當下許多藝術專業學生類似,或是出于職業與前途利害權衡的選擇,或是將音樂作為某種技藝和謀生工具,卻忽略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對此你有何感想?
(寫作說明:該論文寫作為評論性文章,應針對所給命題的內容,結合相關的音樂理論和實例進行評述。要求:論點突出,觀點有說服力,論述清晰,文筆流暢,字數不少于800字)
天津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