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被譽為“東方第一帕格尼尼”的旅美小提琴家呂思清將在琴臺音樂廳舉行獨奏音樂會,奉上《D大調波蘭舞曲》、《梁祝》、《金色的爐臺》、《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等作品。昨天,呂思清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電話專訪時說,盡管《梁祝》演繹了很多遍,但是再度奏響時依舊會有新鮮感。
每次演奏《梁祝》都會有新鮮感
記者:每次演繹《梁祝》都會有新的靈感嗎?
呂思清:我覺得每首曲子在不同時候演奏,既有它原來的音樂底蘊,還有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歷的領悟和音樂理解,都是一次新的靈感呈現。
記者:您事業進入穩固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表演與少年成名的時期,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呂思清:大家聽我青少年時期的作品會有純真的感覺,那時音樂表現得很直白,如同新世界的葡萄酒,口感立刻呈現出來;現在的作品,更像波爾多、勃艮第的葡萄酒,層次更加豐富、細膩、耐人尋味。音樂不是百米賽跑,誰第一個沖過終點就是最好,最重要的還是發掘出自己內心對音樂的要求和情感,通過音樂傳達出豐富的信息讓觀眾沉浸其中,這才是成功的演奏家。
古典音樂不應太刻板
記者:你早前和王力宏的合作,很受大家關注。
呂思清:我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是在音樂領域頂尖、稍微帶點古典音樂氣質的歌手。王力宏具有專業學習音樂的經歷,會彈鋼琴也會拉小提琴。我們對音樂有比較相同的追求,所以合作作品的品質也很高。
記者:現在很流行跨界合作。
呂思清:古典音樂不該太刻板,高品質的跨界合作和交流,能更好的推廣古典音樂。有人擔心這種偏流行類的嘗試會使古典音樂變得浮躁,我覺得不用擔心。只要是和別的領域里頂尖的人進行藝術交流,都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
記者:很多小提琴家也傾向演奏流行歌曲。
呂思清:沒什么不可以啊。我七、八年前還給太太錄過一個偏流行的CD呢,呈現出有品質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我對單純炫技的小提琴表演不茍同,拉小提琴和練武功一樣,最厲害的人往往厲害的是內功,而非眼花繚亂的招式,音樂不是比速度也不是比技巧,音樂比的是能不能打動人的心靈。
記者:您還有新的追求嗎?
呂思清:我希望將來在演奏之外,可以分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用在教學上,把自己這么多年的演奏經驗以及對小提琴演奏的理解傳授給下一代。音樂需要傳承,我應該支持和培育下一代音樂人的發展。
記者:您兒子在學鋼琴,會給他指導嗎?
呂思清:家人是最重要的,事業和生活必須要平衡,如果沒有對生活深刻的理解,所表現的音樂也會很膚淺。我對我兒子沒有太多要求,但我自己比較忙也沒時間指導他,只是希望他學的時候能學得認真。所有的琴童都應該這樣,是否成為專業是另一回事,但是既然學了,就應該用認真的態度去學。(武漢晚報/黃麗娟 吳婧靚)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