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北京人民大會堂里燈火輝煌,歌聲悠揚,著名彝族青年歌唱家姚林輝作品演唱會在這里唱響,這也是她為自己的家鄉——哈尼梯田申遺歌唱。
這場演唱會對觀眾而言新穎別致,不僅欣賞到姚林輝優美的歌喉,觀看到風味濃郁的紅河州原生態舞蹈,更難得的是,聆聽了姚林輝自己創作的多部作品,展示出這位軍旅歌手的多才多藝。
姚林輝是個“多情”的人,這從她演唱會的曲目安排上就能看出。開篇是“家鄉情” ,《越唱生活越開懷》 《老家建水》 《請到我的家鄉來》 《紅河戀歌》 ,描繪了云南邊城的絢麗風光、古樸溫厚的民風民俗、熱鬧喜慶的節日活動、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滿含深情地抒發了她對故鄉的熱愛;第二板塊是“大愛之歌” , 《黨啊,祝福你》 《我們都是一家人》《當兵的夢》等歌曲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第三板塊表達的是歌者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贊嘆, 《靜靜的山林》 《媽媽的牽掛》 《朋友,請干了這杯酒》等歌曲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對愛情的執著、對朋友的牽掛等細膩的情感;第四板塊是“祝福之情” , 《夜夜都是月兒圓》 《吉星高照》 《哈尼梯田》等和終場歌曲《中華大家庭》 ,展示了當今人民的美好生活,歌頌了民族大團結,將演唱會的氣氛推向高潮。
縱觀演唱會的曲目,題材廣泛,手法多樣。如《靜靜的山林》歌詞詩意濃郁,旋律頗具流行曲風,委婉深情。 《紅河戀歌》采用了民歌比興的手法,音樂富于舞蹈的節奏,動感十足。 《當兵的夢》采用了進行曲式,音調鏗鏘,很有軍營特點,適合戰士們演唱。 《哈尼梯田》以一段彝語的誦念為引子,神秘而悠遠,音樂在民間音調中融入現代節奏,聽來莊重大氣。可見,姚林輝在創作上是有感而發,用心鉆研,博采眾長,才使自己的作品呈現出多樣的色彩。
這也是一臺舞美、燈光美輪美奐的演唱會。四個板塊精心選擇了服裝——民族服裝、軍裝、民族風味的小禮服以及晚禮服,結合各板塊的不同主題和不同色彩,同時又彰顯出少數民族的特點。與此同時,演唱會還采用了多媒體技術作背景,為歌曲增色不少。如《老家建水》 ,歌曲節奏輕快,背景呈現出古城山水、民居和質樸的生活場景,音樂和畫面交融,引人入勝。 《吉星高照》的旋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背景畫面是一串串高掛的大紅燈籠,氣氛十分喜慶熱烈。
姚林輝從小就表現出唱歌天賦,被昆明二炮文工團破格吸收入伍后,又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深造民族唱法,在全國性的聲樂比賽中多次獲獎。作為歌手,她希望能有特別適合自己音域、音色和演唱風格的原創歌曲,但實現起來很難,于是她自己動手創作歌曲,通過音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也開創了她自寫自唱的獨特風格。
從民歌手到部隊專業演員,從邊疆小城到首都北京,生活經歷給了她豐富的創作源泉。姚林輝能歌善樂,她的家鄉紅河處處有歌聲、處處有舞蹈,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滋養了她,使她的歌既有民族特點又有時代氣息。 《當兵的夢》 《友誼傳四方》 《吉星高照》《相思曲》 《媽媽的牽掛》 《哈尼鼓歌》 《彝家歡歌》 《你和我們最親》 《花山謠》 ……都是姚林輝在藝術人生中真情實感的流露。經過長時間的創作和揣摩,姚林輝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月圓的時候望故鄉,故鄉的明月是否還掛在那樹梢上?故鄉的老樹啊,可記得我兒時的模樣。小路上的老牛車,轉動著我多少夢想。故鄉的老井啊,裝著媽媽多少盼望,無論天涯海角,叫我怎能忘啊故鄉……”這首《望故鄉》就是生動的一例。當今歌壇,集創作和演唱于一體的歌手不多,尤其是在民族聲樂界更是少見,這是姚林輝的難能可貴之處。
能夠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是姚林輝多年的夢想。“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里程碑。 ”姚林輝在演唱會開始前用帶著家鄉口音的話語這樣說。中國民歌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望姚林輝踏歌而行,勇于攀登,收獲更多的成果。(中國藝術報/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