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題型概述:
中外音樂史理論考試共四大題,滿分150分
一:填空題(20分),共10題,每題2分(注意不是每空2分)
二、名詞解釋(40分),共4題,每題10分
三、簡答題(60分),共3題(2+2選1),每題20分
四、綜合題(30分),共1題(2選1),每題30分
說明:共同課通用,但出題形式不同,答題程度要求亦有所區別
"外國音樂史"部分
考試復習大綱
主要參考教材:《歐洲音樂史》,張洪島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版
第一編 古代奴隸社會時期
一、悲劇及其代表人物
二、荷馬史詩
三、音樂理論
第二編 封建社會時期(中世紀音樂)
一、格里高利圣詠:
二、復調的興起:從9世紀末的奧爾加農到13世紀的經文歌
三、記譜法:圭多
四、游吟詩人:
五、奧爾加(干)農:
第三編 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
第一章 文藝復興時代
一、音樂發展的概況:
二、 “新藝術”定義、特征、代表人物及重要成就;瑪受的創作
三、各個代表樂派的情況:羅馬樂派、尼德蘭樂派(勃艮第樂派、弗蘭德斯樂派)、威尼斯樂派、巴黎圣母院樂派
四、代表作曲家情況:帕勒斯特里納、拉索等
五、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產生的新的音樂形式和影響
六、世俗音樂體裁,方言歌曲:法國歌謠曲意大利的牧歌等
七、樂器的發展情況(維奧爾、琉特;豎笛;風琴)
第二章 17世紀到18世紀上半葉(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一、巴洛克時期的劃分和詞源,總體特征。
二、通奏低音
三、聲樂方面的概念:清唱劇、詠嘆調、受難曲、法國序曲
四、器樂音樂方面的概念:大協奏曲、托卡塔、平均律鋼琴曲集
五、歌劇的誕生及其早期的發展
(一)歌劇的誕生
(二)從第一部歌劇的誕生到那波里派歌劇;
(三)英法早期歌劇和代表人物
1、法國序曲、法國歌劇
六、器樂的發展
(一)弦樂器方面及其器樂曲:科雷利、維瓦爾第及其代表作特點;波隆那樂派
(二)鍵盤樂器:古鋼琴的發展、種類
七、巴洛克時期其它大師的成就和貢獻
拉摩,蒙特威爾第(兩種常規),阿.斯卡拉第
第三章 巴赫和亨德爾
一、巴赫的創作特征、成就、代表作
二、亨德爾的創作、成就、代表作
第四編 資本主義社會時期(古典主義時期音樂)
第一章 18世紀下半葉
一、概述:古典主義時期的劃分,音樂風格的歸納、成就。
二、格魯克及其歌劇改革
三、歌劇方面
(一)正歌劇
(二)喜歌劇的興起與繁榮
定義和特點,意大利喜歌劇,法國喜歌劇,德奧歌唱劇,英國民謠劇
四、古典時期的器樂體裁相關概念
奏鳴曲和奏鳴曲式、室內樂、弦樂四重奏、協奏曲、交響曲;(概念及代表人物)曼海姆樂派、北德(柏林)樂派
五、維也納古典樂派
(一)海頓的音樂創作、貢獻、代表作
(二)莫扎特生平要點,創作要點
第二章 貝多芬
貝多芬生平要點,創作分期(三個時期的特點和代表作),創作要點
第三章 19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音樂)
一、概述:時期劃分,與古典主義的關系,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
二、幾位典型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及其代表性藝術體裁和貢獻
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遼茲
體裁:藝術歌曲、鋼琴曲、標題交響曲、交響詩、標題性序曲
概念:音樂會序曲、無詞歌、夜曲、固定樂思、《新音樂雜志》、標題交響曲、交響詩、樂劇、大歌劇
三、德奧浪漫主義歌劇:韋伯
四、意大利歌劇:羅西尼;貝里尼、頓(多)尼采蒂
第四章 19世紀下半葉
一、歌劇方面
(一)意大利歌劇:威爾第
(二)法國歌劇:古諾、比才、奧芬巴赫
(三)拯救歌劇:凱魯比尼
(四)瓦格納的歌劇與樂劇創作
二、勃拉姆斯
三、施特勞斯家族圓舞曲:代表人物和作品
四、民族樂派
(一)民族樂派產生的原因,基本特點。
(二)以下各民族樂派代表的創作和代表作品
1、捷克:斯美塔納、德沃夏克
2、北歐:(挪威)格里格、(芬蘭)西貝柳斯
3、俄羅斯:格林卡、強力集團(五人團)、柴可夫斯基
4、西班牙:阿爾班尼斯、格拉那多斯
第五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一、印象主義的概念、特征和代表人物
(一)法國印象主義,及其代表人物——德彪西,拉威爾的創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二、法國民族樂派:弗朗克的創作
三、德奧晚期浪漫主義:馬勒,R.施特勞斯
四、意大利真實主義歌劇
(一)真實主義的概念
(二)代表人物的創作:馬斯卡尼、列昂卡瓦羅、普契尼
大連大學音樂學院
2012年11月26日
【點此查看:大連大學音樂藝術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更多資訊】
【點此查看:國內其他院校音樂藝術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