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14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交響音樂會的大戲,今明兩晚,“萬人迷”指揮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將帶領美國百年名團舊金山交響樂團獻演東藝。首場演出,“女版郎朗”王羽佳與托馬斯首度“會師”滬上,共同演繹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派的絕響之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天的演出,托馬斯和樂團將帶來“壓箱”曲目馬勒《第五交響曲》。昨天,托馬斯和王羽佳分別回應了古典音樂會加入當代作品的質疑和對炫技的理解。
此次演出中,托馬斯的拿手之作馬勒《第五交響曲》引人關注。被贊為當今樂壇演繹馬勒作品最佳人選的托馬斯,先后2次錄制了馬勒全套共9部交響樂,并憑借馬勒系列將7座格萊美獎收入囊中。托馬斯說,他演繹馬勒并沒有什么秘訣,只是把其交響曲中許多并行發展的線條一一梳理清晰。
托馬斯一直致力于推廣美國現代音樂,如今他指揮的每一場音樂會中都會加入美國當代作曲家曲目。也有樂迷們質疑,古典音樂會加入現代作品,破壞整體音樂聽覺體驗。“我知道欣賞這些曲目對觀眾也是一種挑戰,而我就喜歡這樣的挑戰。”托馬斯認為,身為一個指揮,就像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長,應該由他決定整場航程的方向,而將一首新作品放進古典音樂會中,就像帶領全場聽眾去一個他們從沒有去過的神秘小島,那里的一花一木、風吹草動,都是超乎想象的新鮮和驚喜,這是最有趣的探險。
王羽佳6歲開始學琴,后入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郎朗的老師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2008年畢業后旅居美國紐約,大部分時間在全球巡演。王羽佳曾與德國DG唱片公司簽下5張唱片合約,今年發行了第四張專輯《幻想曲》。近年來,王羽佳在美國人氣飆升,并被貼上“炫技派”、“女版郎朗”等標簽。
此次來滬,王羽佳帶來招牌曲目《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昨天上午,王羽佳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談到炫技時說,“我從小手比腦子快,長大了對音樂的理解在加深,但手還是快。不過,不能否認手快有些時候的確是一種優勢。”(東方早報/陳晨)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