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溫州近代著名愛國愛鄉人士黃溯初先生1933年創辦的溫州師范學校,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優良的辦學傳統。
學校位于浙江省南部美麗的沿海城市溫州。學校占地總面積2224畝,分茶山校區和學院路校區。茶山主校區位于溫州高教園內,南眺羅山群峰,北蘊三垟濕地,山水靈秀與翰墨書香相得益彰,是莘莘學子修身治學的絕佳所在。
學校校舍面積104.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2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25.3萬冊,非紙質圖書151.6萬冊,各類中外文電子期刊和資料數據庫56個。
學校下設17個學院,并舉辦甌江學院、城市學院2個獨立學院,形成了“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7550人,教職工2324人,其中專任教師1294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70人、副教授41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08人,碩士和博士生導師261人,省、市新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26人,擁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培養)計劃”人選(2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浙江省“百人計劃”人選(1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教學名師(5人)、浙江省21個產業集群首席專家(3人)、浙江省突出貢獻科技人才(1人)等一批高層次人才。
學校現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50個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2門省級精品課程、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4個省級教學團隊。本科專業涵蓋了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有機化學與皮革化工”學科為省重中之重學科,民俗學、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文藝學、應用數學、凝聚態物理、生態學、電氣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等9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和漢語言文字學為市級重點學科。
學校牢固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辦學生命線的觀念,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堅持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學校被確立為“國家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創業教育示范院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創業教育”和“教師教育”已成為學校辦學的兩大特色。
學校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科研發展必須“頂天立地”的方針,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堅持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并重,科研水平和服務地方能力不斷提升。學校設有111個科研機構、26個實驗室(中心);建有浙江省皮革行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浙江省溫州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擁有浙江省皮革工程重點實驗室、浙江省低壓電器智能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碳材料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弱土地基與海涂圍墾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亞熱帶水環境與生物資源保護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5個省級實驗室;建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智能電網用低壓電器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灘涂圍墾與巖土工程技術科技創新團隊、文化視野下的世界溫州人研究團隊、溫州新生代創業研究創新團隊等4個省重點創新團隊和納米材料化學及應用、浙南甌越文化研究、有機化學與皮革化工等3個省高校創新團隊;并設立了9個市行業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近五年來,承擔了包括“863”、“973”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84項、省部級項目318項。“十五”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浙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70項。
學校積極拓展對外合作交流領域,不斷探索國際化辦學之路,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開展聯合辦學、互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等各種形式的合作,與泰國東方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學校具備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是全國首批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弘揚“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優良傳統,秉承“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遵循“以人為本、質量立校、服務地方、特色取勝、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立足溫州、服務浙江、面向全國,努力建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成為省內外有影響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區域內高端人才集聚培養中心、科技創新研發服務中心、先進文化培育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