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名稱:音樂與舞蹈學
所屬院系:藝術學院
專業介紹:
音樂學:
一、研究方向的特色
音樂學是從音樂藝術本身以及有關學科的角度,調查并研究人類社會的一切音樂現象。從中闡明音樂的起源和歷史的發展、音樂的性質、特點和基本規律,以及世界各民族音樂特征等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地說:
1、音樂學是以人類社會的一切音樂現象作為其研究對象。它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而是由不同角度對音樂藝術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研究的多學科所組成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2、音樂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其本身既是一種知識領域,同時也被看做是一種學術方法。主要是透過理性的、邏輯的方法,通過調查與探索,對音樂進行系統的研究。
3、音樂學的最終目的是要系統地認識和掌握音樂藝術的性質、特點與基本規律。
4、從音樂學研究對象來看,可以將其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循著時間的軌跡尋找它的發展途徑,御用各種解釋歷史的方式,研究音樂歷史發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律性,我們稱之為歷史音樂學。第二類則是以在各自特定的時間里,把音樂藝術作為一種物理的、心理的、美學的和文化的現象來進行研究,我們稱之為理論音樂學。再有一類就是民族音樂學,強調對各民族音樂從整體上進行比較性研究。
因此,音樂學在今天可以被理解為統括有關音樂研究的一切學問的概念。也就是說,以從過去到現在的音樂現象為對象,為了滿足求知欲所獲得的發現和系統化的努力所產生的成果。更具體地說,用自然科學方法探討音樂音響物理的、生理的現象自不待言,關于聲音相互結合的原理以及作品的構造、音樂的歷史生成過程、社會功能等,大凡與音樂藝術有關的領域都要加以探討。在這個意義上,音樂學就是個集合概念,我們不應把它當做是封閉的體系,而是應當看做是不斷擴展而形成的知識總體。如與時代密切相關的音樂管理、音樂傳播等等也要歸屬于音樂學的范籌之下。
二、學術地位
本研究方向的學科帶頭人是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音樂學博士、何平教授,30年來致力于音樂學的研究,學術成果豐富,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知名度。完成多項國家、省、市課題項目,如省教育廳的研究課題《美國交響音樂發展史》。發表諸多著作,如2003年4月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2005年7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即將出版的《音樂的本質與發展》等,填補了國內外音樂學研究的眾多空白。副教授白翎在其視唱練耳領域,成果顯著,論文《展示教學成果的一種獨特形式——視唱音樂會述評》、《侗族歌班與柯達伊合唱教學思想對多聲部思維訓練的啟示》等,受到其專業領域內高度好評。副教授李茵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并有《讓學生邁出對舞臺的心理障礙—“怵”——聲樂演唱學生“怯場”現象探析》等多篇論文發表。副教授張曉峰多年從事作曲理論的研究,發表論文《九音作曲技法新探》等,并創作第一交響曲《劈山救母》等多部作品。因此,從本方向教師隊伍的構成和實力來看,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占有突出的優勢,充分具備了承擔本研究方向的條件。該方向已經具有碩士學位點,并已經招收碩士研究生。
三、作用和意義
音樂學研究與探討為音樂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深度和廣度為音樂藝術的實踐開創廣闊的未來。音樂是人類精神的產物,音樂學就是要充分挖掘音樂的內在本質規律,探索出真正的“音樂之道究竟何在?”“音樂何以如是而存在?”,從而尋求音樂存在的真正價值和意義,為人類的生存開辟另一片美好的天際。
音樂表演及其理論研究
一、研究方向的特色
本研究方向含演唱、演奏兩個專業方向。本學科是研究表演藝術這一具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中的各種現象,揭示表演藝術規律的科學。表演藝術技巧性、藝術性高度統一,作為一門學科,它的研究領域十分廣闊,理論內涵十分豐富。它是音樂學的一個分支,具有邊緣性、綜合性、交叉性和應用性的特點,構成本研究方向的多個層面。置身于華南理工這所綜合性大學,為其多層面的研究提供了寬厚的人文環境及多科資源。
1、 對于表演藝術整體研究:從史學角度研究、就音樂本題的研究、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研究、作家的研究等等。
2、 演唱演奏詮釋作品的研究:音樂表演藝術,是作曲家和觀眾之間的紐帶,通過演唱、演奏給音樂作品以生命,不僅只是再現作品譜面的符號,還通過對作品的二度創作,詮釋出作家的賦予其內的精神內涵。
3、 表演藝術技術的研究:技術是表演專業必備的專業基本功,是表現和創作的依托力量。高超技藝,是表演藝術家們追求的永恒的主題。由于多科大學的優勢,借助物理、生理、聲學等資源,為研究技藝的科學原理提供物質基礎,是華工藝術研究的一大優勢。
4、 表演心理研究:音樂藝術與表演心理結合,是目前的新興的一門交叉學科,表演心理對于表演實踐-操作的影響和作用,正在越來越引起專業人士的注意,對它的研究空間十分廣闊。
5、 教育理論的研究:音樂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含各個層面和角度。中國出現沈湘這樣的聲樂大師,才將中國學子推向世界舞臺?梢娊逃碚摰难芯繉τ趯W科的價值。研究表演技藝與教育科學的結合與統一,促進和發展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
6、 藝術指導方向研究:鋼琴藝術作為西方傳統藝術,有很深的文化淵源,它在音樂教學中作用和地位都很特殊。本方向除了對其專業表演理論進行研究外,特別強調對其伴奏功能的重視和著意地研究,它對豐富完善音樂表演藝術本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具有自身獨特的使命和意義。
二、學術地位
本專業學術梯隊力量較強,結構合理,F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平均年齡在40歲。學術帶頭人李泉教授,教學從藝30余年,個人專業演唱和教學積累豐富、造詣較深,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聲譽和知名度。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沈湘的悉心指導下深入聲樂藝術理論研究,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系列文章。她所教的學生在相關的國際國內聲樂比賽中獲得大獎,輸送了一批學生到國際國內一流音樂學府深造。目前承擔著多位研究生的教學。管樂遲錚副教授,作為全國單簧管專業比賽的評委,是國內單簧管專業享有聲譽的優秀教師,先后為國家級院團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演奏家和青年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表演理論研究實力。管樂米和平副教授是國內第一位薩克斯管專業副教授,在大管教學和演奏中很有造詣。他的論文《論大管的技法訓練》《芻議藝術表現的特殊性》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管樂表演藝術的科學性和學術性。鋼琴孫丹萍副教授演奏技巧精湛,教學經驗豐富。該方向已經具有碩士學位點,并已經招收碩士研究生。
三、作用和意義
本方向已招收碩士生,在培養規格方面已形成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毗鄰港澳以及東南亞的地理優勢以及目前整個華南以及周邊地區音樂表演藝術學碩士點的空白,都為本研究方向的確立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音樂表演學科的發展,強調科學性、藝術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需要不斷提升研究教育的層次,培養出具有堅實的基礎、寬厚修養和學術思維能力的高素質音樂表演人才。本方向將對這一目標的實現,進而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都有著現實和深遠的作用和意義。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12年9月
【點此查看:華南理工大學音樂藝術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更多資訊】
【點此查看:國內更多院校音樂藝術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