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號小提琴奏鳴曲,OP.30.1,A大調,作于1802年。OP.30的3首奏鳴曲,呈獻給當時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這是1804年貝多芬創作《第三交響曲》的前期作品,已孕育著成熟。這首第六號在OP.30三首中,變化不如后兩首,所以相比演奏次數最少。貝多芬在這首作品中追求的是平實的表達。
共3個樂章:
1.快板,A大調,奏鳴曲式。呈示部小提琴加六分音符纖細的插入句和發展部兩樂器的切分音伸展、鋼琴斷奏彩飾,都較有特色。
2.感情豐富的很慢的慢板,D大調,小回旋曲式,形式為A—B—A-C—A。
3.變化多端的稍快的快板。這個第三樂章原來是第九號《克萊采》急板的終樂章,因貝多芬覺過于華麗,而換成了現在這個變奏曲。這個樂章根據兩件樂器交替表達的二段式主題,有6段變奏,A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