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舞團成立于1996年2月,由原中央歌舞團與中國輕音樂團合并組建而成。歌舞團內設舞蹈隊、歌隊、民樂隊、輕音樂隊、舞美工程部和創作研究室等機構。舞蹈隊陣容強大,在國內外舞壇享有盛譽;歌隊人才濟濟,實力雄厚,既有劉秉義、閔鴻昌、鞠敬偉、劉小麗、喬曉彬、余慶海、劉玉婉、崔京浩、黃卓、徐杰等著名歌唱家,也有李星、戴濱、楊瓊、金聲、湯燦、王菲等嶄露頭角的歌壇新秀;民樂隊、輕音樂隊各具鮮明特色,功底深厚;舞美工程部設備精良,烘云托月,技藝高超;創作研究中心的編創人員多為具有高級職稱的藝術家,他們思路敏捷,構思新穎,所創節目在國內外匯演和比賽中多次獲獎。1995年創作的大型歌舞《大紅燈籠亮起來》獲得文化部文華獎。
歌舞團的前身之一中央歌舞團成立于1952年12月,素以獨具風格、絢麗多姿的歌舞藝術蜚聲中外。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歌舞團出訪過世界80多個國家及地區,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獨有的神韻和風采,為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和友誼作出卓越貢獻,所演的《荷花舞》、《孔雀舞》等節目在國際比賽中贏得最早的9枚金質獎章、9枚銀質獎章和5枚銅質獎章。歌舞團涌現出大批著名藝術家,如:戴愛蓮、陳錦清、李尼、張魯、秋里、霍希揚、程云、金明、孟于、鄔析零、陳若飛、王方亮、夏亞一、趙宛華、谷建芬、崔美善、資華筠、佟左堯、姚珠珠、馬駿英、任志萍等。
歌舞團組建以后,繼承原中央歌舞團和中國輕音樂團前輩藝術家的優良傳統,演出的許多歌舞樂節目,如舞蹈《版納風情》、《東北大妞》、《惠安女》、《吼春》、《心泉》、《高原踏春》等,樂曲《龍船》、《讓我再看你一眼》、《善惡丑》、《回家》、《豐收歌》及女子彈撥樂隊的演奏,歌曲《心愿》、《中華一條心》、《花轎顫悠悠》等,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新團成立以來,訪問了馬來西亞、日本、俄羅斯及香港、澳門地區,帶去了誠摯的友誼和深情的問候。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