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三十九交響曲》、降E大調,K543,作于1788年。莫扎特最后的3首交響曲均完成于1788年夏,這首交響曲完成于6月26日。共4個樂章:
1.慢板序奏轉主部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序奏以樂隊演奏和聲樂句始,然后長笛奏小8分音符音型,弦樂優美地應答。呈示部第一主題由第一小提琴呈現,圓號與低音管與之應答,然后轉由大提琴承奏,木管應答。經經過部,第二主題轉入降B大調,擁有兩個相互對照而優美的主題,先由小提琴與木管,大提琴伴奏;再以弦樂表現。呈示部結尾極短,經反復后,進入發展部。發展部以第二主題及其前后出現的樂句為材料,然后又以原型進入再現部。
2.行板,降A大調。第一,小提琴奏優美的第一主題,反復后出現相當于副主題的旋律,最初主題重現,反復,加入新樂念,開頭主題再出現,然后進入第二主題部,第二主題為降E大調。這個樂章無發展部,直接進入再現部,按原型再現,以各種主題為材料形成終結部。
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降E大調。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經常單獨在音樂會上演奏。小步舞曲主題天真而又活潑,中間部與之形成對照,優雅而富田園情趣。
4.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充滿喜悅,由第一小提琴呈現后,轉成不同的素材,有海頓的風格。由第一主題再衍生出第二主題,呈示部結尾后,進入短暫的發展部,然后以原型呈現再現部,進入終結部,這個樂章的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各有反復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