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采克》三幕歌劇,奧地利作曲家貝爾格編劇并譜曲!段植煽恕啡〔挠诋呄<{原劇,1917年完成了劇本,1920年譜完全劇音樂,這是第一部用無調性音樂寫成的歌劇,1925年12月 4曰在柏林劇院首次公演。指揮是克萊伯?埃里希,據說進行了137次排練,1926年在布拉格,1927年在列寧格勒舉行演出,貝爾格親臨演出現場,但都沒有得到很大的成功。1929年3月5曰在奧爾登堡舉行演出,以后這個劇目就飛快地傳播到各處了。
這是一部相當難懂的歌劇,是以“無調性”創作的代表名作。初次聆聽時會感到十分詭異陰森,不過聆聽多次后,就可以感受到貝爾格利用管弦樂法所捕捉的絕望與恐懼感。
樂隊編制
長笛(或短笛)4、雙簧管(第4兼英國管)4,單簧管(bD)(第1兼A,第3第4兼LK)4,低音單簧管 OB)、大管 3、低音大管,圓號(F)4、小號(F)4,次中音長號,低音長號 3、低音號,弦樂組(至少五十至六十人)、定音鼓兩對,銅鈸一對(一個吊鈸、一個是大鼓上的固定鈸),大鼓、竹板、小鼓若干,大銅鑼(音非常低的),小銅鑼(音非常高的),三角鐵,木琴,鍵盤式鐵琴,豎琴。
劇中人物
沃采克 俄國步兵 男中音
瑪麗 沃采克情婦 女高音
安德烈 抒情男高音
鼓手 英雄男高音
樂隊長 喜劇男高音
醫師 喜劇男低音
藝匠甲 男低音
藝匠乙 高―男中音
馬格麗特 女中音
愚人 高男高音
士兵、藝匠、女侍、私生子、市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