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十二弦樂四重奏》,降B大調,K172,作于 1773年9月,即《維也納四重奏》的第五首。共4個樂章:
1、快板,降B大調,奏鳴曲式。這一樂章因交響性質極濃,被認為是由舊作的交響曲改編或轉用而來。第一主題由主和弦連續敲奏始,齊奏結束。然后在8分音符與切分音伴奏下,雙小提琴奏推移部,第二主題由小提琴以八度重疊音呈示。發展部是在 F音持續音上,由小提琴三度重疊表現的旋律。再現部按原型再現。
2、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有小夜曲意味,主要主題展開后,進入屬調,發展部亦以主要主題進行。
3、小步舞曲,降B大調。小步舞曲為三聲部卡農方式表現,中段為G小調,上二聲部與下二聲部應答。
4、很快的快板,降B大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先用雙小提琴,再以中提琴與大提琴交替表現,第二主題以F小調給予反復。然后大規模展開強有力的三連音動勢,呈示部以三連音齊奏結束。發展部由第一主題以G小調表現始,以卡農處理三連音動機而結束。再現部按原型,鼓后以回想第一主題,強奏主和弦而結束。
推薦閱讀